全国“八五”普法表现突出单位、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八五”普法开展以来,商洛市柞水县立足法治惠民的目标导向,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不断健全制度机制,多措并举推进依法治县,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民生福祉取得新成效。
柞水县普法讲师团成员徐宗立:当前咱们重点宣传的法律法规是《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动物大家都知道,山里跑的,空里飞的,河里游的,这些都是属于野生动物类的。

6月25日,在柞水县杏坪镇联丰村的法治广场,一场“院落会式”的普法宣传教育让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大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柞水县普法讲师团成员徐宗立 :如果说山上的鸟没有了,喜鹊不来报喜了。河里没有鱼了,小娃都没啥看的了。特别是最近的(盗猎)鸟类列入重点法律宣传。如果说哪一个人把画眉(鸟)还有珍贵鸟猎捕一只,都要逮捕判刑。

联丰村的普法宣传生动形象入脑入心,在县法院的调解室里,由人民调解员,法院工作人员和律师组成的“调解团”,经过一上午的讲法说理, 一场因劳务纠纷引发的矛盾最终圆满解决,保障了申请人权益。
调解申请人:满意。这样合情合理,节约了时间。
增进民生福祉,离不开法治的强有力保障。“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围绕保障群众利益、化解矛盾纠纷,柞水县司法局在全省率先实体开展诉调对接工作,组建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专职调解员,先后举办法治人员暨行政执法人员专题培训38场次,培育村(社区)“法律明白人”1376人、为精细化创新化普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柞水县乾佑街办专职人民调解员张芹文:我们正常的话,一个月(调解)大概四五起。多数集中在土地纠纷,邻居纠纷,邻地纠纷等等。老百姓对我们的调解工作还是非常欢迎的。因为我们的调解相比法院的调解,一是经济不用花一分钱,二是时间快,可以说都能达到调解目的,化干戈为玉帛。
解民忧 纾民困 暖民心。截至目前,柞水县镇办,部门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建成法治广场8个、法治示范小区5个、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个,化解民事纠纷630余件,实现了从“普法助力”向“普法主力”转变,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满意度进一步得到提升。

柞水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崔立民:“八五”普法以来,我们坚持依法治县与以德治县相结合,注重个性化方式和互联网手段相贯通,促使普法工作从传统的单向式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有效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法治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公民法治素养得到明显提升。下一步,我们将巩固拓展“八五”普法工作成效,积极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的普法工作新趋势,不断创新普法方式,持续打造普法矩阵,丰富优质普法产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的法律知识,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法治的温度和力度,为奋力谱写柞水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营造良好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