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盛夏时节天王镇钓鱼台旅游专线两边的李子园,大片郁郁葱葱的果树托举着饱满诱人的果实,果农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脸上洋溢的丰收喜悦像枝头挂满的果实一样,显得格外耀眼。

近年来,随着花椒等传统产业种植树龄老化和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天王镇伐鱼村党支部依托村致富能手带领村民探索产业转型,根据村庄所处地形特点,确定了发展果林的思路。“目前种了5亩五月脆,每亩产量能达到4500斤,按照每斤收购价5块钱,这五亩地的李子就能卖11万哩!”致富能手金亚平在自家李子园自豪的说。在他的带动和指导下,伐鱼村八组村民马志强种了6亩李子树,鲜果收入超6万元,圆了给儿子“添钱买车”的梦想;村民王洋凭着经营2亩果园与农闲务工,完成了家电家具的“焕新计划”。

“李子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耐寒,耐热,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条件,日常管护作务不费工。盛果期一亩地50棵树,单产100斤,保底价每斤3元,亩收入15000元,净利稳稳过万!”现场的种植户们自信的算着他们的致富账。
目前,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沿线各村已经形成了从零星试种到百亩成园,从单一销售到全链融合的发展势头,培养了一批擅长苗木选育、土壤改良、花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的“田秀才”“土专家”,通过“线上订单+线下配送”的模式打通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产地直采直供高速通道,开发了让周边闲散劳动力“足不出村”即可稳定增收就业岗位,让群众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美丽愿景,也为前来游玩游客提供了春赏花、夏品果的美景美食。
这些硕果累累的李子树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更点燃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希望。下一步天王镇镇村将继续为群众做好产业基础设施配套、技术服务指导和品牌打造,引领李子等特色林果产业快速发展,让乡亲们的腰包越来越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