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你们了!这么热的天还专程跑过来,感谢司法所一直以来的理解和关照,我一定好好配合矫正工作,认真学习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各项规定,争取早日顺利解除矫正。”近日,法门司法所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社区矫正对象。
房某,39岁,因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5天,去年年底,因突发骨髓病变导致生活完全无法自理,让他从直立行走跌入了轮椅人生,当司法机关依法对其作出暂予监外执行决定时,摆在面前的现实困境格外棘手,卧床翻身都需人协助的他,连前往司法所报到都成了 “长途跋涉”,常规矫正要求的集中见面、法治学习及社区服务,对他而言更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面对这道特殊的矫正考题,法门司法所打破传统管理模式,从房某入矫之初便开启了精细化工作流程,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其所在村组,走访村委会、邻居及家属,全面调研其身体状况与生活困境,将原本的“现场报到”改为灵活的“上门走访”,变“集中学习”为“送法入户”。鉴于房某的身体实际状况,将原本的社区服务要求由“体力服务”转化为“公益实践”,鼓励他发挥所长,担任企业法治宣传志愿者,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参与”,通过“量体裁衣”的矫正模式,既守住了法律的威严底线,又以人性温度重塑了特殊个体的社会价值。
轮椅的轨迹,丈量着房某康复的艰辛;司法所工作人员入户的背影,则丈量着法治文明抵达的高度。房某从最初的沉默抗拒,到如今的主动参与,充分诠释了法门司法所“宽严相济、攻心为本”的矫正理念。下一步,法门司法所将持续创新矫正模式,以法为度、以情为舟,在刚性执法框架内为特殊矫正对象开辟一条有尊严、有温度、有希望的新生航道,让更多迷途的心,都能在人性之光的指引下,找到归航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