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商洛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推进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涌现出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普法案例。“八五”普法收官在即,为纵深推进“媒体普法基层行”活动,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进一步激励全社会参与和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大力营造“八五”普法终期验收浓厚氛围。市司法局决定对基层挖掘的亮点工作按期编发进行集中宣传,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能够积极学习宣传借鉴,真正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为打造“一都四区”、推进富民强市,加快商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贡献法治力量。
“后面楼上楼下的邻里关系好了没?”
“那都处理好了么,都合情合理的把这解决了。”
“远亲不如近邻,关系要处理好。后头,楼上楼下再漏水啥纠纷了,解决不了,及时来找社区。”
6月19日,在丹凤县竹林关镇丹水社区11号楼西单元4楼东户老张家里,社区党总支书记徐东涛和镇上司法所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回访。
去年8月份,这栋楼污水管道因堵塞,污水涌到二楼住户家里并造成损失。因为没有物业公司,维修问题让整栋楼的邻居们闹得很不愉快。
丹凤县竹林关镇丹水社区居民 张福堂:当时想着说楼上公共设施,有社区给管么,结果都不想同意(出钱维修)么。最后经过徐支书,拿《民法典》给普法了以后,我们这四户都同意了,一户出400多块钱。
像老张这样,丹水社区2801户都是从山大沟深的地方陆续搬迁到这里。平时少不了家长里短的矛盾纠纷,怎么样合情合法解决问题,就成了社区的头等大事。
丹凤县竹林关镇丹水社区党总支书记 徐东涛:(做好)宣传员、联络员、还有调解员,平时就是定期组织6名法律明白人,进行走访、上门,对群众入户的走访、政策的宣传。社区发生了矛盾纠纷的时候,上门及时调解,对法律进行普及。
近年来,丹水社区坚持把推进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作为加强基层普法队伍建设、健全依法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精心培育6名法律明白人,联动社区党员干部,探索出一条“法治筑基、网格聚力、明白人引领”的基层善治新路径。社区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省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示范点”等荣誉。
丹凤县竹林关镇丹水社区党总支书记 徐东涛:社区每个月大概矛盾纠纷是两件到三件左右,一年下来就是二三十件左右,基本上我们都能及时解决。看着是小问题,但实际上影响邻里和睦,如果说拖一拖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一些重大问题。
当好法律明白人,打通基层法治“最后一公里”。丹水社区“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丹凤县竹林关镇党委书记 杨富滨:我们积极探索基层法治治理的新路径,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精心培养法律明白人,以“法律九进”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法律赶大集等普法宣传活动,矛盾纠纷逐年下降,群众的守法意识也普遍增强,法治化治理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