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对象,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数量日益增多、队伍不断壮大,在经济创新、社会治理、服务赋能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全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优秀代表先进典型事迹为例,分析总结镇安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经验与启示,并提出进一步优化工作的建议与思考。
詹志宽:联谊汇智聚力量
镇安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詹志宽,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通过搭建平台、汇智献策、投身公益、建强组织,凝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合力,为地方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展现了新时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风采。
一是搭建发展平台,凝聚新阶“向心力”。他以“搭建桥梁、促进融合”为目标,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交流平台。在线下,他精心策划主题活动,每月围绕经济转型、社会治理等热点话题,组织“新阶论坛”“行业沙龙”、金融专家解读等活动,不同领域思维激烈碰撞,催生了多个跨行业合作项目;在线上,他主导建立新联会交流群、行业协作群,实时推送政策资讯、行业动态,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通过常态化、多样化交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从“单兵作战”走向“协同发力”,凝聚力显著增强。
二是主动调研建言,当好发展“智囊团”。詹志宽敏锐把握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智库价值,积极组织会员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问题开展深度调研,将专业智慧转化为决策参考。在城市规划建设领域,他带领建筑设计、工程管理等专业会员,深入老旧小区、商业街区实地勘察,针对基础设施老化、公共空间不足等问题,提出“微改造+智慧化”升级方案,推动3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惠及居民千余人。近年来,他组织会员提交政协提案、人大建议12件,涵盖知识产权保护、老旧小区改造、营商环境优化等多个领域,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践行公益担当,彰显社会“新温度”。詹志宽始终秉持“发展为民、回馈社会”的理念,带领会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传递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责任与情怀。在乡村振兴战场上,他组织电商专家深入农村,帮助农户搭建直播带货平台,打造“镇安板栗”“秦岭香菇”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带动农户年均增收超万元;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他第一时间发起募捐倡议,带领会员筹集防疫物资价值120余万元,并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防控、物资配送,牢抗疫防线。近年来,联谊会累计捐款捐物超300万元,开展助学、助农、助老等公益活动20余场次,成为一支积极活跃、奉献大爱的公益力量。
四是夯实组织根基,锻造队伍“硬实力”。詹志宽将强化自身建设作为提升联谊会效能的关键,从制度、人才、协作三方面精准发力。牵头完善会员管理、活动考核等10余项制度,建立会员实践基地,为会员成长提供实践平台;定期举办政治理论培训、专业技能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授课,全面提升会员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主动与西安、安康等地新联会开展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经验,引入优质资源,推动联谊会工作提质增效。在他的带领下,镇安县新联会从初创走向成熟,会员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成为省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标杆。
通过落实“组织起来、加强引导、发挥作用”根本要求,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组织建设有序推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县联谊吸纳会员130余人,有46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担任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年来参加调研视察活动30场次,累计建言献策230余条,县新联会作为党委和政府联系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桥梁纽带,在政治引领、人才培养、建言资政、服务社会、联谊交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阴万杰:以兰会友促交流
镇安县新联会副会长、镇安兰花科研保护协会会长阴万杰,以兰为媒,深耕产业十余载,通过搭建平台、创新模式、服务社会,将兰花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不仅打造出西北地区最大的兰花产业基地,更以“兰文化”凝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力量,让一丛丛蕙兰从山间走出镇安,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
一是深耕兰花产业,搭建创新发展“新平台”。阴万杰以“建基地、聚资源、促发展”为目标,全力打造镇安兰花产业园,构建起集种植、交易、研学、文旅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平台。在园区建设中,他主动对接全国24家兰花协会,引进12家企业和45家养兰大户,培育130多个珍稀兰花品种,建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同时,设立新联会会员工作室和统战创新实践基地,吸引26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产业运营,为电商从业者、设计师、文化创意人才提供实践舞台。为提升产业影响力,阴万杰牵头举办150余场兰花主题活动,吸引韩国、日本等海外7个地区及国内8省近千个兰花组织参展,年交易额突破2亿元。他还带领团队研发兰花茶、兰花酒等12种衍生产品,打造“兰亭花市”特色街区,发展11家主题民宿,推动“兰旅融合”,带动周边群众年增收超300万元。如今,兰花产业园已成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创新创业的热土,更是镇安对外交流的“金色名片”。
二是创新工作模式,激活协同发展“新动能”。作为县新联会副会长,阴万杰将统战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探索出“一人带动多人、一家辐射多家、一域引领全局”的创新路径。他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引领作用,通过成立镇安兰花科研保护协会,建立“村社合作+业态公司+兰花基地+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带动本村20余户、周边210户群众投身兰花养殖,帮助860人实现脱贫致富,户均年增收超10万元。在他的推动下,产业园与263户兰花大户、2126户散户建立合作关系,形成“技术共享、市场共拓、利益共赢”的发展格局。同时,他组织开展51场次种植技术培训,培育本土兰花人才36名,吸引159名省内外专家入驻园区,推动全县5200多户群众参与兰花产业,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发展体系,真正实现了“一株兰花富一方百姓”。
三是凝聚新阶力量,绘就同心筑梦“新画卷”。阴万杰始终将社会责任扛在肩上,以产业发展反哺社会,以公益行动传递温暖。在他的带领下,兰花产业园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流转土地18亩,支付群众租金7.2万元;吸纳87户村民入园务工,人均年收入达1.2万元;通过分红、发展民宿等方式,带动村集体年收入增长至4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县平均水平16.7个百分点。作为新联会骨干,他还积极组织开展“凝聚新力量·筑梦新时代”等主题活动,举办专题宣讲、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30余场次,吸引500余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同时,他带领会员开展助学、助农等公益活动20余场,捐赠物资超500万元,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服务社会中彰显担当。
通过兰花产业园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引领示范作用,把创新带动作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着力点,以乡村振兴为主阵地,组织全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其中42人帮扶36个村(社区),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发展项目20个,涉及农产品开发、乡村旅游、特色种养殖、农产品销售等领域,带动550余户3500余人脱贫致富,资助困难群众学生2000人次、资金300余万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统战力量。
祝龙玉:示范引领强带动
作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投身乡村振兴的杰出典范,祝龙玉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立足镇安实际,聚焦创业就业、康养产业、板栗产业三大核心领域,通过创新驱动与示范引领,探索出了一条带动就业、服务社会的发展之路。
一是深耕创业就业领域,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依托旗下的丰元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和需求,精心策划开展多样化的培训项目。面向大学生、灵活就业者及残疾人群体,累计开展创业培训9期、培训人数达200人,技能培训16期、覆盖500人。打造“镇安月嫂”品牌,凭借专业的服务质量和良好口碑,带动千余人实现稳定就业,成功做法被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在建材行业发展中,创新推出“建材超市+家装服务”的全新模式,线上搭建小程序商城与电商平台,实现产品展示、销售、咨询等功能数字化,线下建立体验馆,让消费者能够直观感受产品的质量和效果,提供“免费配送+安装”的一站式服务,有效解决了销售环节繁琐、服务不配套等难题,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为满足灵活就业市场需求,他牵头成立丰元人力资源公司,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搭建起求职者与用工企业之间的高效对接桥梁,通过智能化的匹配系统,实现精准就业服务,日均服务灵活就业人员超百人。此外,公司还开展职业等级认定工作,为劳动者颁发全国通用的技能证书,进一步提升了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了灵活就业市场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二是聚焦康养产业发展,打造智慧型养老模式。2020年成立陕西乐欢格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建设拥有120张床位(含20张医疗床位)的养老中心,通过引入智慧管理系统,累计服务300余人,为老年人提供舒适、便捷、专业的养老服务。组建30人的专业陪护团队,为县内4家医院提供专业、贴心的陪护服务,累计服务患者超300人,满意度达98%以上。旗下的陕西来安格公司打造标准化中央厨房,为中小学生、医护人员等群体提供健康、营养、安全的餐食,日均配送量超千份。他还积极探索创新“庭院经济+银发经济”养老模式,将乡村闲置农房改造为康养小院集群,推出“轮换居住”“农事体验”等特色活动,培训村民成为养老管家,实现了乡村资源的有效盘活和养老产业的创新发展。
三是助力板栗产业升级,推动品牌化科技赋能。由祝龙玉主导建设的板栗产业科技服务中心,成为镇安县板栗产业发展提供专业的种植技术指导、金融信贷支持的重要支撑平台。搭建产销对接平台,积极对接客商,推动板栗产业实现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经营,在收购季规范收购市场秩序,有效保障了栗农的收益稳定性,年惠及栗农超千户,促进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提升。注重板栗产业品牌建设,通过细分“糖炒板栗”“水果板栗”等市场价值、设计统一包装、融入地方文化和品牌故事等一系列品牌提升举措,使板栗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显著提高,年销售额增长30%,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为镇安板栗产业长远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通过组织引导全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一厅四地”建设目标,发挥人才和联系广泛优势,开展“双创”行动,激发服务热情,打造特色品牌,履行社会责任,彰显担当作为。近三年来,全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提供法律服务20场次、130余人,宣传镇安200场次,直播销售农产品4000余万元,领办各类经济实体40余个、带动就业800人,培训技能人才150场次、800余人、组织劳务输出近万人,打造“镇安月嫂”等品牌6个,接待游客5万余人,提供各类社会服务岗位近千个,为镇安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赋予了新的动能。
启示思考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物,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在经济社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举足轻重的一份力量。深入挖掘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先进事迹,汲取创新创业成功经验,对于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一)加强领导、凝聚共识是基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必须强化党的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提供坚实保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党在经济组织领域和新的社会组织的基层组织建设,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依托党建带动引领作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协调作用,成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专项工作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健全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机制,明确行业主管(属地)党组织统战工作职责,实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常态化管理。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明确工作目标、任务与措施,建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信息库,为精准服务与开展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三是畅通联系渠道。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座谈会、主题活动等形式,深入开展联谊交友活动,拓宽沟通交流渠道,了解需求诉求,提高服务水平。
(二)打造平台、创新方式是关键。要积极主动作为,创新工作方式,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一是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通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行业商会等社团组织,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提供沟通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定期举办主题沙龙、项目对接会等活动,促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之间的交流合作。二是搭建参政议政平台。拓宽参政议政渠道,推荐优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鼓励他们建言献策。建立意见建议反馈机制,对合理建议及时予以采纳,并反馈办理情况。三是搭建网络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通过线上互动交流,搭建网络服务平台,及时发布政策信息、活动动态等内容,为他们提供精准服务。
(三)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是保障。做好统战工作,同样需要发挥优势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加强协调配合。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寓于人才、社会就业、工商联等工作之中,建立统战、组织、人才、金融、人社、网信等相关单位之间联席制度,联系沟通,掌握情况,把握思想,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发挥优势作用。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统战团体、行业协会联系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重要渠道作用,通过这些组织统战职能,使他们成为开展工作的重要抓手。三是优化服务保障。统筹考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方面的需求,积极协调和帮助他们反映合理化建议和要求,解决实际困难,消除后顾之忧。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使用工作力度,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人尽其才。
(四)注重品牌、示范引领是根本。做好统战工作,要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打造特色品牌活动,凝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力量。一是打造活动品牌。结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特点与需求,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活动。例如,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公益行”活动,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扶贫济困、助学助残、法制宣传、家庭教育指导等公益活动,激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创新创业热情。二是培育先进典型。深入挖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的先进典型事迹,通过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例如,评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年度人物”,对优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进行表彰奖励,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三是凝聚价值共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他们“四个自信”,对“五史”认同,引导他们认同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更好发挥作用助推镇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李锋 胡蕾 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