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在民间被称为 “懒汉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了解布病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工作,对保护大家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认识布鲁氏菌
布鲁氏菌是一种球杆状的革兰氏阴性菌,它没有芽胞、鞭毛和荚膜。别看它个头小,却很“顽强”。在温和的环境条件下,能在皮毛、水以及干燥的土壤里存活数周到数月之久。不过,它也有 “弱点”,对湿热、紫外线、各种射线,还有常用的消毒剂、抗生素和化学药物都比较敏感,像3%的漂白粉和来苏水,只需几分钟就能将其杀灭。在临床上,羊布鲁氏菌最为常见,而且致病力最强,是让人感染布病的 “罪魁祸首” 之一。
二、布病的症状表现
人感染布病后,一般潜伏期在1-3周,平均2周,不过也有个别病例潜伏期长达 1年。发病后的症状多样且不具有特异性,很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常见症状有发热,这是最普遍的症状,热型多种多样,典型的波浪式起伏热型现在比较少见了,更多的是低热、间歇热、弛张热或者长期低热。高烧的时候,患者神志通常比较清醒,但体温一降下来,各种不舒服的感觉就来了,而且还会加剧,这种高热和病情不太相符的现象,可是布病的一个显著特点。多汗也是布病的突出症状,特别是急性期患者,晚上出汗尤其多,体温下降时更为明显,严重的甚至可能出现虚脱。关节肌肉痛在急性期和慢性期患者身上都可能出现,急性期疼痛部位不固定,类似风湿病,主要出现在较大的关节,而且疼痛程度剧烈;慢性期疼痛部位相对固定,多为持续性的钝痛或酸痛。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精神不振、皮疹、肝脾淋巴结肿大、睾丸肿大(男性患者)、关节肿大、皮下结节等症状,病情严重的话,会严重影响劳动能力。
三、传播途径有哪些
1.经体表皮肤粘膜直接接触感染:这是很重要的传播途径。如果直接接触了病畜及其分泌物,比如胎盘、流产物、乳汁、血液、尿液等,就有感染风险。像牧民、养殖户、屠宰工、兽医,还有从事皮毛加工、肉类加工的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是没有做好防护,皮肤有微小伤口或者眼结膜接触到了病菌,就容易被感染。举例来说,在给患病牛羊接生时,不小心接触到了它们的胎盘和流产物,又没有及时清洁和消毒,就可能感染布病。还有在屠宰病畜时,刀具划破了手,病菌通过伤口进入人体,也会引发感染。
2.经消化道感染:大家爱吃的牛羊奶、肉制品,如果被布鲁氏菌污染了,而我们又食用了未消毒的生牛乳、生奶制品,或者吃了没煮熟的肉、内脏等,就可能中招。有些人喜欢喝刚挤出来的新鲜生奶,觉得营养丰富,还有人吃涮羊肉时,肉稍微一涮就吃,没有彻底煮熟,这些习惯都增加了感染布病的几率。另外,做饭时生熟案板不分,切过生肉的案板再用来切熟食,也可能让熟食沾上病菌,导致感染。
3.经呼吸道感染:吸入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也会导致感染。在皮毛加工企业,车间里如果通风不好,空气中就可能漂浮着含有病菌的气溶胶,职工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就容易通过呼吸道吸入病菌而感染。还有在打扫牛羊圈舍时,扬起的灰尘里可能有病菌,要是没戴口罩,也会有感染风险。此外,从事布鲁氏菌培养、检测或疫苗生产的工作人员,如果操作不当,实验室里的病菌也可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
四、预防布病,这样做!
1.饮食安全要牢记:坚决不喝生奶,牛奶、羊奶一定要煮沸后再饮用。吃涮羊肉、烤肉时,要确保肉完全熟透了再吃,生肉里面可能有病菌,只有高温彻底加热,才能把病菌杀死。购买肉、奶及其制品,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不要买那些来源不明、没有经过检疫的产品。在厨房做饭时,刀具、砧板要严格生熟分开,切完生肉后,及时用热水清洗消毒,避免污染其他餐具。
2.个人防护做到位:从事牲畜饲养、皮毛及乳肉加工、兽医等职业的人群,在工作时一定要穿好工作服,戴上口罩和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工作结束后,要马上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做好手消毒。在接触牛羊等牲畜时,尽量避免皮肤直接接触,要是手上有伤口,一定要用防水敷料包好,防止病菌通过伤口进入身体。比如在给牛羊打针、接生、处理伤口时,都要做好防护措施。
3.饲养管理规范化:养殖牛羊的农户,要定期对羊群、牛群进行检疫和免疫接种,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动物,从源头上控制布病传播。饲养家畜要做到人畜分离,把牲畜圈舍建在远离居住区域和水源的地方,而且不要散养、混放。同时,要定期对圈舍进行清洁和消毒,可以用 84 消毒液或者漂白粉溶液喷洒,每天早晚还要定时通风,保持圈舍内空气流通。
4.重点人群定期筛查:对于从事牲畜饲养、皮毛及乳肉加工、兽医等重点职业人群,要定期进行布病筛查,建议每个月至少自我健康监测一次。一旦出现发热、疲乏、多汗或盗汗等症状,要立即去医院就诊,并且告诉医生自己的职业和牲畜接触史,以便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
五、感染了布病怎么办?
要是接触过动物或畜产品后,出现了发热、出汗、乏力等症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要赶紧到医院就诊。就诊时,一定要如实向医生告知自己的牲畜接触史,这对医生判断病情非常重要。一旦确诊为布病,要遵照医嘱,全程按时用药,不要自行停药或减药,以免病情转为慢性期。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康复。
预防布病,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让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提高防范意识,做好防护措施,远离布病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