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西安城墙上,百余幅光影佳作如一部立体“城墙史书”,用细腻的镜头语言生动勾勒出西安城墙的岁月印记与时代变迁。“西安城墙百年保护纪实影像展”正在朱雀门至含光门之间展出,这个影像展以光影为媒,将这座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守护史娓娓道来,不仅勾勒出文物保护的时代轨迹,更折射出当代中国守护文化根脉、激扬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
此次“西安城墙百年保护纪实影像展”以时光为经纬,织就了四段保护西安城墙的历史剖面——20世纪初的黑白影像里,坍塌的垛口与丛生的荒草无声诉说着那段飘零的岁月;1949年后,西安城墙屡次经历“危机”中,重获新生;1983年,十万军民挥汗修城的影像长卷徐徐展开。它不仅是对城墙的修复与保护,更是人民对城市深厚情感的生动体现,每一寸修复的城墙,每一块铺设的砖石,都凝结着群众义务劳动的汗水。21世纪的镜头下,护城河碧波荡漾与巍峨城垣相映生辉,数字化监测系统24小时守护着每块墙砖,科技赋能为这座“世界级宝贝”注入了时代基因。这些凝聚着集体记忆温度的影像“拼图”,打破了时空界限,跨越了代际认知鸿沟,在文明传承的维度上凝聚起全民守护文化遗产的社会共识。
据悉,本次“西安城墙百年保护纪实影像展”作为“文物上城墙”文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文化供给、传递更多文化信息的一次探索,为新时代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提供范例。“我们既要让监测传感器守护城墙的物理生命,更要让文化创新滋养它的精神生命。”这种“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恰与“让文物活起来”的时代命题同频共振,千年时空在光影交错中完成对话。一位游客在参观了影像展后在留言册留言:“城墙不再是冷冰冰的砖石,而是看得见历史、留得住乡愁的文化生命体。”
据悉,此展将持续到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