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召兴,男,2010年9月进入商南县湘河镇中心小学任教,扎根山区农村教育十余载。他以三尺讲台为阵地,以平凡铸就非凡,用行动诠释了教师职业的神圣与奉献,成为山区教育的一盏明灯。
扎根山区,坚守教育初心
从教十五年,何召兴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师德为根、以责任为魂。面对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他从未动摇信念,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教学。他常说:“教师的天职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希望。”在湘河镇中心小学,他带过多个班级,既是学生的严师,也是他们的益友。他坚信,教育是改变山区孩子命运的关键,而教师的坚守则是这份希望的守护者。
言传身教,播撒爱心与责任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何召兴始终以行动践行这一信条。面对班级中部分学生铺张浪费的现象,他创新德育方式:通过展示贫困山区儿童求学的真实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勤俭节约的意义;引导学生将零花钱用于帮助困难同学。在他的带动下,浪费现象逐渐消失,助人为乐的风气蔚然成风。
他深知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居多的班级“陪伴”的重要性。他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家庭困境,鼓励他们独立自强。对于特困学生,他经常自掏腰包购买学习用品,用点滴关怀温暖童心。他始终铭记:“教师心中若有阳光,便能照亮每个孩子的未来。”
创新教学,激发学生潜能
在教学实践中,何召兴不断探索改革。课堂上,他寓教于乐,通过“质疑问难”“添枝加叶”等创新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课堂外,他结合现实案例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明辨“真善美”,提升思想品质。针对学生计算能力薄弱的问题,他主持县级课题《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提出分层练习、趣味竞赛等策略,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其撰写的论文《学数学就要“三心二意”》荣获陕西省第十四次优秀教科研论文与成果二等奖,《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等课题亦顺利结题,为山区数学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
终身学习,追求卓越
面对教育改革的浪潮,何召兴始终以“终身学习”鞭策自己。他积极参加各类培训,钻研业务知识,将新理念融入教学实践。在学校的校本研修中,他带头分享经验,与同行共研共进。他坚信:“唯有与时俱进,方能不负时代使命。”
辛勤耕耘终有回报。近五年以来他所任教年级和学科名列前茅,个人于2019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荣誉背后,是他无数个伏案备课的深夜,是课堂上一笔一画的板书,更是对学生成长的殷殷期盼。
平凡岗位,书写教育人生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耀眼夺目的光环,何召兴只是千千万万山区教师中的普通一员。但他用十四年的坚守,书写了“爱岗敬业”的深刻内涵;用点滴行动,诠释了“师者仁心”的崇高境界。他像一株扎根山野的树,默默为孩子们遮风挡雨,托起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天空。(赵艺丹 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