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近日,洛南县人民法院花石浪法庭利用巡回审判方式,在城关街道某村民委员会审理了一起母女共有物分割纠纷案件并现场进行普法宣传。
矛盾初起·母女因补偿款起纷争
原告王某系被告李某之女,双方因安置补偿款分割产生纠纷。王某要求分割安置补偿款,李某则认为女儿王某已出嫁,户口为空挂户,拒绝分割补偿款,双方多次协商未果,王某遂诉至法院。
办案法官丁晓丽审阅案件材料后,发现双方当事人因日常家务琐事矛盾重重,且本案涉及家庭伦理与法律关系的交织,若简单判决极有可能加剧亲情裂痕。同时在调查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当事人所在村组类似情况还有几个家庭,这些家庭都处于观望状态,本案的审理处理对类似问题的解决有导向意义。考虑到本案的示范作用以及共有物分割纠纷处理需要兼顾法律原则与家庭情感,既要尊重法律权威,也要维护家庭关系和谐,丁晓丽遂决定采用巡回审判方式,将庭审“搬”至当事人所在村镇,并邀请当地人大代表、村干部及村民代表旁听。
巡回审理·把庭审搬到群众家门口
“明明我的户口就在村上,补偿款是按户口分配的,凭什么不给我分?”“哪有出嫁女跑回娘家要补偿款的?这钱我是要用来给儿子买房的,你一分钱都别想拿到!”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情绪较为激动,各执一词。面对这一情况,丁晓丽耐心倾听双方陈述,及时安抚双方情绪,同时结合法律规定,引导双方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举证、质证,案件事实进一步清晰,并从亲情修复、法律规定等角度对双方进行了教育引导。
法典宣传·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休庭后,丁晓丽围绕本案进行了以案说法,并就农村地区易发案件的法律规定进行了民法典宣讲。“法官,借钱人给我打的借条上的名字和他身份证上的名字不一样,这样的借条有用吗?”“我长时间没在村上住,能继承我爸的宅基地吗?”在法治宣讲现场,群众们围绕日常生活抛出了一个个实际问题。法庭干警针对村民提出的民间借贷、宅基地继承、分家析产等问题,结合民法典规定,以群众听得懂的通俗语言进行了解答。
“今天听了法官的普法宣传,我才知道民法典涉及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对我们以后调解矛盾纠纷很有帮助,希望以后多开展类似活动!”该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深有感触地说。
下一步,花石浪法庭将利用民法典宣传月契机,持续加强巡回审判和普法宣传工作,为法治国家建设积极贡献法庭力量!(丁晓丽 常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