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锦阳路街道水峪村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基层治理相结合,创新推行党员中心户长制、乡村治理积分制,打造民事会客厅,将共治与自治相结合,有效提升了服务村民的能力和水平,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近日,水峪村“党建引领夯基础,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入选第三批全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2020年,水峪村创新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按照精神文明、农村发展、群众致富三大类,划分了热爱集体、好人好事、公益志愿、爱心捐赠等16个积分项,对村民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形成相应积分。最终将年度积分作为“最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先选优的依据。
锦阳路街道水峪村党总支副书记赵军宁说:“推行积分制的初衷的原因就是提高大家的认知,就是为集体的各种荣誉,集体的公益事业做些努力贡献。三年来,我们村积分制先后表彰了有30多人。通过这推行这个活动,我们村村民现在攀比的不是其他物质上的东西,他攀比的是荣誉感、参与感、获得感。”
自治的同时,也需共治。水峪村推行巷长责任制,以巷道为单位,将村民推选的代表委以巷长职务,负责统筹开展党的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等工作。在此基础上,为延伸管理触角,2015年,水峪村又创新推行了党员中心户长制,在全村推选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党员担任中心户长,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为村民服务,也为乡村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锦阳路街道水峪村党员中心户长杨建国说:“我当这个中心户长,2015年到现在已经10年了,我们这中心户就11户人,基本上家庭很和谐,没有邻里纠纷,不会发生多大矛盾,有矛盾到家庭及早处理。”
对于村民反映的事情,村上按照小事直接定、大事投票定、难事会议定的原则一一解决,并公开完成时限和解决措施,接受村民监督。
锦阳路街道水峪村水井管理员杨建涛说:“我们村起先,全村一百多户人都凭借的雨水收集到水窖进行生活用水,村民代表把这个事情反映给村委会,村干部经过努力和上级衔接,在九八年为我们村挖掘了第一口水井。现任村干部通过努力协调各方资金,又为我们村挖掘了第二口水井,同时筹建了500方一个蓄水池。我们水峪村实现了24小时无间隙供水,可以解决目前我们村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像为村民解决生产用水这样的民生实事,水峪村已经办理55件,村民满意率高达98%以上。如今的水峪村,在党建引领的旗帜下,村民的生活红红火火,乡村的颜值稳步提升,村子的发展充满活力,正以豪迈的步伐朝着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的目标阔步前行。(记者:刘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