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岐山县以“三个年”活动为引领,在发展蓝图上落定攻坚锚点,将奋进足迹编织成实景的“写意画卷”。
教育科技人才:激活创新“源动力”
在陕西通力汽车生产车间,工业机器人与工人有序协作,一辆辆新型沙漠车走下生产线。该款车型经模块化改装,可转换成多种专用车型,满足不同行业客户个性化需求,在中东地区畅销。

在宝鸡市岐山县职教中心,“汽车产业工人技能大赛”正在进行。在数控车工、焊接技术等12个项目的角逐中,“90后”技工王强脱颖而出:“政府免费提供技能培训,还帮我们对接车企,现在月收入能拿到8000元!”
目前,岐山县已培育出“西岐名吃美食师”省级劳务品牌,“西岐工匠智造工”市级劳务,“西岐家政师”县级劳务品牌等。
在岐山县凤鸣镇“吨半田”示范基地,北斗导航无人农机精准播种,土壤墒情监测仪实时传输数据。据统计,该县已建成智慧灌区5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8%。
产业升级:锻造发展“硬脊梁”
在岐山县,陕汽商用车新能源轻卡生产线开足马力,焊花飞溅间,一辆辆新车有序下线;汉德车桥智能化车间内,机械臂精准舞动,依托陕汽集团全球供应链网络,其产品已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19国建成KD工厂实现本地化生产。2024年,岐山县汽车产业总产值突破205.5亿元大关,其中陕汽新能源车销量跻身行业前五。
在天缘食品智能化生产线上,日产臊子面调料30吨,秦椒产业园带动2000户椒农增收。

“我们制定了6项地方标准,‘岐山臊子面’入选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消费市场示范品牌。”岐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赵宗保介绍,2024年“一碗面”经济总产值达160亿元。
民生保障:筑牢幸福“压舱石”
今年2月,蔡家坡文体广场的“春风行动”招聘会现场,13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政府不仅帮我找到了工作,还提供了3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返乡青年刘刚在电商培训后,创办了岐山擀面皮线上销售平台。
据统计,岐山县建成公共就业服务平台9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岐山县智慧零工市场1个,开发公益性岗位684个,城镇新增就业1844人。
凤鸣镇八角庙村与天缘食品“村企联建”,年增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蔡家坡镇零胡村通过“电商+物流”模式,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我们培育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5个,零胡村案例入选全省典型。”岐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闫风阳介绍。

近期,当地横水河沿岸、凤凰山上,3000余名机关干部种下樱花、白皮松等苗木10万株。“我们实施‘三化一片林’工程,森林覆盖率提高至38.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2天。”岐山县林业局局长付钊说。
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桥头堡”
据介绍,岐山县凤鸣镇建立“镇—村—网格”三级联动机制,218名网格员化解矛盾纠纷320件;雍川镇推行“群众点单、支部接单、党员办单”服务模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87个。“我们创建‘金银铜牌’村64个,将党组织战斗力转化为乡村振兴生产力。”岐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通表示。
岐山县纪委监委开展“穿透式”督导,对87个重点项目进行廉政风险排查;县委组织部实施“头雁领航”计划,选派63名优秀干部到重点项目挂职锻炼。“我们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机制,倒逼干部担当作为。”岐山县党风室主任李晓莉介绍。
从科技创新的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吨半田”,从车水马龙的产业园区到和美宜居的乡村院落,宝鸡市岐山县以“八场硬仗”为突破口,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接力跑出加速度。
“我们要苦干实干、奋勇争先,让西岐大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岐山县委书记杨鹏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