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苍苍,丹水泱泱。在秦岭东麓与丹水之滨交汇的商州区沙河子镇,陕西锌业有限公司锌基合金生产线及配套技术升级改造项目正释放强劲动能,奋力书写着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位于商州区沙河子镇的陕西锌业有限公司锌基合金生产线及配套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电锌车间,只见行车正按既定的电脑操控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开口、剥离等工序,现场各种摩擦声、碰撞声此起彼伏,一派忙碌却井然有序的场景。
“这个生产线建成投产后,我感觉工作比前些年轻松多了,而且效率还高,现代化的产品用起来就是好呀!”车间内,已有30多年工龄的王永军师傅在工作间歇感慨道。
陕西锌业有限公司锌基合金生产线及配套技术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1.58亿元,占地面积约27亩,主要建设8万吨电解锌生产线的电解锌厂房、冷却塔厂房、整流变压器、工艺管线及附属设施,并对锌基合金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达到年产8万吨锌基合金的生产能力,与商洛产业发展规划布局高度契合。
项目主要生产压铸合金和热镀合金等锌基新材料,广泛用于钢材、镀锌、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等产业领域。目前,产品主要供给陕钢、龙钢等省内钢铁企业,产能释放后可远销宝钢、东南新材等华南、华北、东北区域市场,逐步构建以内循环为主的国内统一大市场。
“相比原来的老系统,我们这个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比较高,消耗和产品成本低。这是瞄准国内电解方面最前沿的技术,起点比较高。” 谈及项目优势,陕西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靖难掩自豪,先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生产效能,更让产品在市场上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从蓝图规划到落地生根,项目的推进速度令人瞩目。今年1月份,项目正式投产。仅一季度,产量就达到1.7万吨,实现产值4亿元,预计年产值可达18亿元,实现税收2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00个,为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带动就业和提高周边经济生活水平注入强劲动力。
从初级冶炼到精深加工,从传统制造到绿色智能,锌基合金生产线及配套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的落地投产,不仅是企业自身迈向产业链中高端的跨越,更是实现工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