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商洛市生态环境局商南县分局紧扣服务经营主体核心,聚焦营商环境 “小切口” 改革,以 “高、低、好、快、强” 为目标,推出 “三举措” 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深化审批改革,跑出服务 “加速度”。全面梳理生态环境行政许可事项,明确审批范围与条件,杜绝增设审批要件和前置条件,严格落实环评豁免政策,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 (2024 年版)》未涵盖项目一律豁免环评。行政审批时间大幅压缩,较法定时限缩短超 80%,同时推行建设项目登记表网上备案制,实现排污许可等高频事项 “一网通办”;通过定期开展审批业务培训,规范流程,提升审批效率。深入推进 “标准地 + 承诺制” 改革,完善产业园区环评联动机制,制定差异化准入清单,对符合 “标准地” 要求的项目实行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助力项目快速落地。针对重大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建立审批台账,专人跟进服务,对省、市审批项目主动对接协调,县本级审批项目即到即受理、容缺审批,允许重大项目暂缓取得排污权指标,保障项目按期投产。
强化政企联动,着力构建服务 “连心桥”。常态化开展环评服务走基层活动,组织企业培训,宣传排污许可政策,现场答疑指导,切实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依托 “12345” 政务服务热线和 “12369” 环保监督热线,规范诉求办理流程,落实首问责任制和一次性告知制,畅通企业诉求反馈渠道。坚持 “企业环保接待日” 制度,面对面解读政策、收集意见、解决问题,构建 “亲”“清” 政商关系。通过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多平台,及时发布生态环境政策、政务信息和环境质量数据,提升政策透明度与公众参与度。
创新执法方式,彰显监管 “温度感”。动态更新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对环境管理规范企业减少现场检查,以非现场监管为主,提前预警风险;依托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对守信企业降低检查频次,对失信企业加大抽查力度,实现 “双随机、一公开” 精准监管。落实柔性执法举措,对初次违法、危害轻微且及时改正的 11 类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不予处罚,审慎采取强制措施,杜绝 “一刀切”,助力企业合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