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眉县召开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县级初审会,县普查专班,县专家委员会,县技术团队参加会议。会议旨在通过专家专业把关,提升普查数据质量,为后续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数据根基。

会上,县普查专班通报了县级普查工作进度,目前我县共计完成625个资源点的上报。其中,地文景观28条,水域景观37条,生物景观23条,天象与气候景观7条,建筑与设施255条,历史遗迹126条,旅游购品35条,人文活动114条。各镇街和景区的分布情况如下:首善街道83条、齐镇49条、常兴镇53条、金渠镇46条、槐芽镇28条、营头镇24条、横渠镇71条、汤峪镇73条;太白山景区50条、红河谷景区24条、扶眉战役纪念馆4条、张载祠7条、博物馆63条、文化馆50条。文化类普查,目前已完成古籍、地方戏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录入上传133条。会议指出,目前普查工作已进入尾声,为了提升普查成果质量和开展查遗补漏工作,各单位需根据已上报资源名录进行复核并查遗补漏,审核中发现错误的信息或遗漏的资源点需及时反馈至县普查办。

县技术团队对普查平台县级初审模块进行了培训。针对各类资源点县级专家从专业角度给出了指导意见,县技术团队认真听取反馈,记录并核实修改。同时,县级专家强调还需对优质资源进行核查,部分优质资源点缺少精美照片视频,不能完整的体现出资源的价值。

文旅普查工作是文旅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关乎我县文旅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要继续发扬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精神,扎实做好后续的普查收尾工作,确保普查成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