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猕猴桃搭乘冷链物流,沿着“丝绸之路”奔赴海内外时,饱满红润的齐镇大樱桃已经挂满枝头,迎来丰收季;
当朝阳在钛谷东区的项目建设现场升起,钢化玻璃生产基地里的智能化生产线已经马力全开;
当游客徜徉在古香古色的张子文化街区时,五月的太白山顶再次迎来纷纷扬扬的大雪……文旅商体融合发展,让眉县成功解锁吸引游客的流量密码。
眉县平阳湖风景如画
时下的眉坞大地,处处涌动着干事创业的激情。2025年眉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全县干部以此为指引,坚持干字当头,奋力争先进位,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勇创新 高质量农业结硕果
猕猴桃是眉县的首位产业,想方设法让好果子卖出好价钱、带领果农走上致富路,成为眉县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近年来,眉县深入实施猕猴桃“4552”发展思路,围绕“打造百年产业、实现百亿产值”发展目标,加快推进果园设施化、全程机械化、管理数字化、营销品牌化、服务社会化进程,发展猕猴桃产业全链条,坚持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道路。
果农为猕猴桃授粉
陕西汇聚兴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创新农业社会服务的典型代表。作为一家专注于猕猴桃托管服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该公司在眉县全县建立县域服务网络,通过“一村一店、一店两园”示范推广,引导果农成为会员,为果农提供农业生产托管、配套物资供应、猕猴桃标准化集成技术指导等服务,帮助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提升猕猴桃品质。
“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种地靠服务。”眉县首善街道葫芦峪村果农邓兴举这两年已经成了这家公司的忠实会员,自2023年使用该公司托管模式后,他发现成效显著,于是正式加盟成为汇聚兴农体验店,他不仅将自家所有果园交由公司托管,还积极带动周边种植户加入。两年来,该体验店已发展会员130多户,托管面积超300亩,实现农户亩均增收1800余元,有效推动了当地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
陕西汇聚兴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资储备充足
有好项目,却苦于没有启动资金,一直是农村创业者面临的一道难题。要解决资金难题,离不开政策扶持。为了解决樱桃种植户的资金困难,眉县齐镇政府与银行合作,以“整村授信”的方式,降低果农融资门槛,提供更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齐镇大樱桃种植户李晓辉就是这项政策的受益者。“以前种樱桃只能靠天吃饭,遭遇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果园更是‘全军覆没’,连肥料钱都赔了进去。”为了摆脱靠天吃饭的现状,李晓辉去外地考察大棚种植技术,决定引入大棚种植新品种樱桃,但是手头没有足够资金。镇政府工作人员得知后,帮他联系了开展“整村授信”业务的银行,贷款顺利办理到手。
眉县大樱桃果大质优
有了资金,李晓辉投资70多万元建起10亩樱桃大棚,今年进入了盛果期,因为上市早、果品好、个大甜度高,受到市场追捧。“今年收入预计能达到80万元!作为一个农民,我从来没想到能靠种地收入这么高!”李晓辉高兴地说。
近年来,眉县把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健全服务体系、加大项目扶持、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领域等措施,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坚持从农技培训、科学耕种、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产品销售入手,组织培育专业化力量和队伍,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目前,全县培育高素质职业农民3564名、评选认定‘眉县桃把式’3173名,培育专业合作社309家、家庭农场450个,培育汇聚兴农、猕乡缘、创农农机等社会化服务组织81家,发展主导产业配套企业85户、电商企业520家,为1.5万户果农提供托管服务。”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宏绪说。
高效率 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一直是支撑眉县高速发展的软实力,也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的底气所在。
服务好不好,效率高不高,是政务服务好坏的直接表现。眉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以打造“审批有速度、服务有温度”一流政务服务环境为目标,创新实施利企便民举措,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满意度。该局在服务窗口推出了“一窗受理、一表采集”,为新开办企业提供“创业政务服务包”,一次配齐开业所需的营业执照、发票和税控设备。
眉县政务服务大厅
在大厅办理业务的一位企业负责人说:“现在开办企业方便多了,只需提交一张申请表,就办好了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还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帮忙解决,为我们节约了时间成本,为这种一站式贴心服务点赞!”
同时,眉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为企业提供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生命周期的全链条服务保障,打造工程建设项目“1+N”审批服务模式,建立跨部门“项目管家”服务队伍,实施帮办代办、预审等举措,从“坐等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陕西省级农资集散中心项目鸟瞰图
陕西省级农资集散中心项目便受益于“项目管家”一对一全程帮办服务。该项目位于眉县猕猴桃产业园区,总投资9700万元,总占地面积约8.6万平方米,2024年11月开工建设。该项目投产后,将通过化肥的淡储旺供和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当地化肥的足量供应和物价稳定,对当地粮食安全生产发挥重要作用。项目负责人王晓说:“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项目管家’全程跟进,通过‘分阶段核发施工许可证’的举措,实现了项目‘拿地即开工、建成即投产’的建设新速度,不仅大幅缩短了审批时限,更为项目快速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眉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高、低、好、快、强”优势特点,精准提升高效服务,纵深推进33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编制全县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加快形成“近悦远来”的发展环境。
显活力 创新基层“微治理”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浪潮中,激活群众的内生动力,将管理优势转化为实际效果,是最大限度激发基层治理效能和治理活力的有效途径。
眉县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破题,以建组织、扩覆盖为实践路径,持续强化新兴领域党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优势,因地制宜探索出基层“善治”的生动实践。
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当家人”。在齐镇南寨村,村民议事会已经成为凝聚乡村治理合力的黏合剂。“以前是村上干、群众看,各项工作推动难度大、效果差。”南寨村党支部书记张召军说。在乡村治理工作中,要想推动村子的各项工作有成效,就要落实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南寨村党总支部决定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制度,让村民代表参与讨论本村发展规划、重大事务,商讨涉及村民和集体利益的有关问题,主动听取村民对本村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如今,村民议事会推动村民直接参与到村庄的管理和发展中来,村民的参与感、归属感和凝聚力、向心力得到同步增强,真正成为村庄事务的主人。张召军说:“通过这几年村上的努力,人居环境和矛盾化解得到有效改善,特别是随着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集体经济和村民个人收入增加,许多问题迎刃而解,也使得村民更加团结。”
景贤社区工作人员进小区开展退休年审服务
眉县首善街道景贤社区则在社区微治理上下功夫,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以档案管理为切入点,创新推行“九色分类”小微服务。社区组织干部、网格员采取“基础信息+入户走访+电话核实”的形式,详细完善辖区居民基本情况,建立电子档案,将所有群众信息纳入数据“一张网”,进行分类管理。景贤社区党委书记黄勇说:“党员设立红色档案,一般居民设立绿色档案,孤寡老人设立粉色档案……‘九色分类’标准化、动态化、高效化的管理方式,让我们随时掌握居民情况,实现服务零距离,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以前,退休人员养老年审要来社区办理,现在我们通过电子档案,筛选出高龄老人居住较多的小区设置便民服务岗,上门帮助老人年审。来办事的居民也不用携带各种证明文件,在电子档案中查找居民信息,便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具相关证明,有效解决群众在办证、就医、就学、社保等方面的民生问题。”社区工作人员说。
从生机盎然的沃野,到蓬勃兴盛的实业,从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到持续深化的服务理念,眉县扭住重点发力,打好“八场硬仗”,在农业提质、营商优化、基层治理等领域交出了亮眼答卷。未来,眉县将凝聚合力突破重点领域,全力加速“五个眉县”建设,奋力打造关中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眉县速度”,为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攀升注入更强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