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筑牢节日期间特殊人群监管防线,镇安县司法局创新实施“四维管控”机制,通过警示教育震慑、智慧监管赋能、精准帮扶纾困、应急联动固防等举措,实现社区矫正对象零脱管、零漏管、零再犯罪管理目标,交出一份高质量的安全答卷。
——警示教育“强震慑”,夯实思想根基。“这个案例让我明白,节假日不是法外时间。”在米粮司法所4月29日开展的节前警示教育会上,社区矫正对象李某某深有感触地说。县司法局构建“法治课堂+案例教学+公益实践”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创新推出“节日守法清单”,重点划定违规离境、酒后驾驶等六大禁区。通过“沉浸式”教育场景再现,以永乐司法所针对4名违反信息化核查规定的社区矫正对象依法作出训诫处罚等本土案例开展靶向警示。“五一”假前期,全县有社区矫正任务的14个司法所累计开展集中教育近20场次,结合“每月一主题”活动组织公益服务23场次。
——智慧监管“全闭环”,构建安全防线。依托“智慧矫正中心”建设成果,打造“电子围栏+生物核验+网格巡查”智能防控体系。通过电子定位装置与“矫务通”APP联动,实现定位成功率98.7%、人脸识别打卡率100%的双重保障。创新建立“县中心-司法所-村居网格-矫正小组-家庭监管”五级责任链条,将社区矫正对象全部纳入基层网格管理。节前联合检察机关开展“穿透式”执法检查,通过数据比对发现异常轨迹5条,全部现场整改到位,织就全天候无缝隙监管网络。
——精准帮扶“解心结”,铺就回归之路。“感谢司法局的技能培训,我现在月收入有4000多元了。”永乐街道社区矫正对象陈某在就业回访时激动地说。县司法局建立“一人一策”帮扶机制,联合相关部门成立就业帮扶联盟,建立过渡性就业基地3个。今年已开展烹饪、电工等技能培训4期,落实就业安置9人,协调临时救助3.2万元。建立节日“暖心包”制度,为27名困难对象发放米面油等物资,用司法温度融化特殊人群的“心理坚冰”。
——应急联动“快处置”,筑牢平安底线。构建“1+3+N”应急处突体系,即1个指挥中心统筹,3支应急分队待命,N个部门协同。制定应急处置流程图,明确脱管漏管等7类情形处置规程。实行“双领导带班+24小时值守+零报告”制度,配备执法记录仪等装备,确保突发事件“5分钟响应、30分钟到位”。下一步,镇安县司法局将持续深化“智慧矫正”建设,完善分类分级矫正机制,强化教育帮扶实效,提升社区矫正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法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