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四四方方的城墙,圈出了古都长安的历史轮廓。
城墙外,是泛舟护城河上看城墙倒影,偶遇水鸟嬉戏,是环城公园里繁花盛开下传出的秦腔阵阵,是热情观众与南门乐队同频哼唱;
城墙内,亦能发现无数宝藏。在这里,暮鼓晨钟是着汉服拍Vlog的点睛配乐,小南门早市的烟火气在城门上不断升腾,湘子庙街的老铜钱成了鸡尾酒的装饰,顺城巷咖啡的氤氲飘向远方。
在城墙根下,与时光对坐,从晨光微曦直至灯火阑珊,十二时辰里不但藏着十三朝光阴的密码,也孕育着一条郁郁生机的活态文化长廊。
卯时·日升长安
当朱雀门的城砖迎来第一缕晨光,安静的环城公园里早已忙碌起来。
太极剑划破薄雾,老者白衣胜雪,剑穗翻飞如游龙摆尾;晨跑者轻快地跑过含光门遗址,退休教师的萨克斯惊醒了长乐门的一树木香花,秦腔自乐班的票友在护城河旁拉起板胡,吼出“最古老的摇滚”;庞大的广场舞气势感染了外国友人,TIKTOK上澳大利亚小姐姐跟着大妈跳广场舞的视频点赞量惊人,评论区里高呼:“I love Xi’an”。
西安环城公园是一处包含明代城墙、护城河、环城林带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公园,夹在明城墙与护城河之间,独享两大资源,足以让世界上别的公园羡慕。漫步其中,背靠历史古迹,面对现代都市,明明地处闹市中心,这里却隔绝了城市喧嚣。
辰时·人声初沸
天光渐亮时,小南门里油茶麻花的香气唤醒食欲,胡辣汤的热气氤氲着早市的喧嚣,牛肉饼与甑糕摊前排起长队,挎菜篮的老西安人用方言丈量着四季更迭。
城砖上深浅的痕迹与市井的声浪在此重叠,历史的厚重感与早市的热闹交相辉映,这种独特感与烟火气,是其他城市很难具备的。
“我特意放弃了酒店的自助早餐,专门来这里逛逛。”来自上海的游客王女士对此赞不绝口,“在我的印象中,西安是那种非常庄严又富有历史感的古都,但是转了一圈我才发现,在蔬菜、瓜果的衬托下,在嘈杂的叫卖声里、在人头攒动的拥挤中,这些鲜活生动的烟火气,是厚重、时尚最好的补充。”
巳时·文脉深耕
上午9点,阳光正好,书院门古文化街口,一座上书“书院门”的高大牌楼古韵十足,两旁“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的醒目对联,让人不由想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带着幽思走进承载关学精髓的关中书院,千年书院与现代大学相遇,学脉历经千年在此绵延赓续。
从宋代书院到明清私塾,再到近现代的文化街区,青石铺就的书院门老街上,笔、墨、纸、砚不一而足,书法、国画、篆刻、古籍琳琅满目,宛如历史画卷,瞬间穿越到笔走龙蛇的时代。再往里走,千年书法宝库的碑林博物馆即将重新开放,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
午时·烟火人间
“中午吃啥?”在城墙附近的巷子里,你不用为此烦恼。陕菜、川菜、湘菜、粤菜,这里的店铺囊括了大半个中国的菜系。
“三秦套餐”是西安人标准午餐。西安的肉夹馍千千万万,城墙下的老字号“秦豫肉夹馍”是老陕心中的“白月光”。在肉夹馍与冰峰的碰撞中,一句句“嫽扎咧”是最生动的关中方言词典。
如果想找一个小吃集散地,中山门内的永兴坊是“舌尖上的非遗盛宴”,子长煎饼薄如蝉翼,油泼面里翻滚着秦人的豪爽,陕南、关中、陕北三地美食汇聚,更有非遗和民俗展演,带来身心双重享受。
未时·咖啡流淌
如今的城墙下,别具特色的咖啡店数不胜数。
如果问在城墙下喝咖啡有啥不同,游客有话要说。“沿着下马陵闲逛,再悠闲地喝一口咖啡,一下子就陶醉在西安千年的历史氛围中。”游客“星宸”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左手边是见证历史长卷的青砖,右手边咖啡师的虹吸壶里正翻涌着来自南美洲的芳香。人们啜饮着“丝绸之路”特调——撒着楼兰玫瑰与河西走廊八宝茶粉的Dirty咖啡,看太阳将摇曳的树影投在拿铁奶泡上。
以咖啡为墨,那些沉淀在拿铁奶泡里的光阴故事,终将酿成新的长安味道。
申时·时空碰撞
走在午后的建国门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阳光为这里高矮不一的建筑群镀上了一层令人迷醉的光晕。菜场褪去市井的粗粝,钢筋骨架间生长出艺术的菌丝。老裁缝的缝纫机声与黑胶唱片的纹路交织,把喧嚷缝制成一首后现代散文诗。
这里曾是全国四大平绒厂之一的西安平绒厂厂房,如今却华丽变身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文化创意街区。在保留原有居民生活状态的前提下,街区通过“微更新、轻改造”,将市井文化与历史传承、文化创意、时尚潮流完美融汇,600余年明城墙成为天然展墙,青砖肌理与现代商业正在形成时空碰撞。
酉时·余音绕梁
城墙下,有无数宝藏小巷勾勒出细腻的城市肌理,也是西安city walk的好去处。在这些风情万种的小巷中,太阳庙门占据了一席重要地位。这条不足400米的小巷如今变得浪漫而优雅,也因为每周一次的“阳台音乐会”,被年轻人称为“西安安福路”。每周六17:45,太阳庙门18号T5酒吧的二楼阳台上,民乐演奏、钢琴合奏、弦乐四重奏,《梁祝》与《凉凉》雅俗共赏,《第二圆舞曲》与《一帘幽梦》中西合璧。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于城墙边的古朴街景里、悠扬的音乐中、门前的梧桐树下、闲适的街道旁随意坐下……满满的松弛感,无需多说,足以让人们爱上这里。
戌时·市井狂欢
“德福巷、冰窖巷、火药局巷、炮房街、玄风桥……这些路名背后的故事,就足以引人一探究竟。”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大三学生张亚楠说,藏在这些街巷里的宝藏小店成为年轻人自己的“秘密天堂”,创意小店、主理人店、买手店错落排列,广仁寺旁的藏式小店更是让西北城角人气满满。SKP可以购买到许多国际大牌的最新款产品,改造后的中大国际里脱口秀、书店、手作、酒吧,一应俱全,厚重历史和商业文明的全新碰撞正讲述着新的故事。
何时起,“进城”逛街,又成了一件很酷很时尚的事。
亥时·野蛮生长
一支支民谣在箭楼飞檐下悠然唱响,背包客的吉他弦与城墙的呼吸共振,月光在青石板上谱写出即兴的乐章。夜晚的城墙悄然变身,成为充满活力与创意的“野生音乐会”现场。
“吼一声秦腔,神采飞扬,八百里秦川,盛世汉唐。八景八怪八河水,源源流淌,古色古香古长安,千秋耀光……”南门乐队队长“宝哥”唱着原创歌曲《十三朝》,数百位观众跟着一同挥手合唱。
越来越多的“野生乐队”在城墙下“野蛮生长”。大城小调、南门巴士、定西乐队、断代乐团、听南门说、南门乐队……一批批“草根音乐人”将西安城墙门洞当作舞台,让更多人通过这扇窗口,看见了西安愈发开放、自信、大气、包容的魅力。
鼓手马洋坚信,城墙始终是“野生音乐会”的灵魂,“在这里歌唱,有一种穿越感,你仿佛能听到古人的回响”。
子时·夜宴未央
一入夜,顺城巷内的酒吧依次苏醒,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夜生活首选地方。北望安定门箭楼的雄浑轮廓,南邻波光粼粼的护城河,东接环城西苑的垂柳碧波,西连大唐西市的盛唐遗韵——环城西苑的一众酒吧,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被年轻人戏称为“微醺乌托邦”。
护城河畔的灰砖墻边,店铺的暖黄灯光像一串琥珀珠链,将十三朝古都的厚重与当代年轻人的松弛感串联。不远处月亮桥的轮廓倒映在水中,点一杯特调,城墙影子在杯中摇晃,水果香气融合着酒香的微醺漫过喉间——这是独属于西安的浪漫配方。
丑时·长夜将阑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丑时已然是深睡时间,但城墙下的洒金桥夜市,依旧香气扑鼻。
这条长800米的街道曾是唐长安城太极宫前的金水桥。走过时光沉淀,如今这条街道早已成为美食汇聚的打卡地。酸汤水饺、肉丸胡辣汤、柿子饼、甑糕、小炒泡馍、羊杂汤、烤肉……无论是市民还是游客,难逃一个饱嗝后对自己放纵食欲的“感伤”。
寅时·夜枕城墙
寅时,天边泛起蟹壳青的微光,顺城巷也完全褪去了白日的喧嚣,民宿里的旅人们早已进入梦乡。
在西安,除去众多星级酒店,若想感受千年古都的独特气质,藏在城墙下的各色民宿成为很多游客的全新选择。从建国门到含光门,从皇城坊到联盟巷,各色民宿、青年旅舍分布在东西南北的城墙根下,安仁、常安、永福、永乐……“长安108坊”被运用为客房名称,唐风美学渗透其中,推窗见城墙更是吸睛的“不二法宝”。
西安民宿经济的持续升温,是城市特色文旅资源禀赋、政策红利释放与消费需求高涨的三重共振。民宿不仅是旅途中的歇脚处,更是连接游客与城市的情感纽带。
从子时的夜宴笙歌到亥时的野蛮生长,城墙下的十二时辰演绎了西安的古今对谈。“城墙之变”是西安打造城墙文旅商融合新样本、培育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生动剪影。
沿着城墙走一圈吧,你可以直观感受传统文化和时尚潮流的碰撞,历史韵味与现代活力的交融,从而亲身体会这座周长十三公里的露天博物馆始终鲜活的“流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