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我们迎来了第17个世界手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合理使用手套,关键永远是手卫生” (It might be gloves. It's always hand hygiene)。在医院这个特殊环境中,手卫生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与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正确理解和执行手卫生与手套使用的规范,更是我们感控工作的重点。
手卫生,医疗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1. 手卫生的重要性:我们的双手是与外界接触最频繁的部位,在医院环境中,医务人员每天要接触众多患者、医疗设备、药品以及各种物品表面,这些都可能携带大量的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据统计,一次简单的医疗操作,如果手卫生不达标,就可能导致病原体传播,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基本、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做好手卫生能够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免受感染威胁。
2. 手卫生的“五个时刻”: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手卫生“五个时刻”,是指导我们正确执行手卫生的关键。这五个时刻分别为: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例如,医生在为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前,必须先进行手卫生,避免将自身携带的病菌传播给患者;护士在为患者更换伤口敷料这一无菌操作前,也一定要确保双手清洁,防止污染伤口引发感染。在日常医疗活动中,我们要时刻牢记这“五个时刻”,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手套使用,并非万能的防护
1. 医用手套的类型及适用场景:在医疗操作中,我们常用的手套有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和一次性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进行手术、换药等无菌操作以及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则需佩戴一次性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而在手室进行手术时,外科手套则是保障手术无菌环境的重要屏障。
2. 手套使用的误区与正确方法:很多人认为戴了手套就无需再进行手卫生,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实际上,手套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被污染,并且在脱手套时,如果方法不当,还可能导致手部二次污染。因此,在佩戴手套前和脱手套后,都必须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进行洗手或手消毒。此外,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不可重复使用,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要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确保手套的防护效果。
在这个世界手卫生日,让我们全体医务人员行动起来,牢记“合理使用手套,关键永远是手卫生”的主题,严格遵守手卫生和手套使用规范,从每一次洗手、每一次戴脱手套做起,用我们洁净的双手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健康的医疗环境!同时,也呼吁广大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医院的手卫生工作,一起携手,“手”护健康,远离感染 !
供稿|感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