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现场为大家讲解 受访单位供图
探寻典籍奥秘,领略长安风华。由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陕西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联合全省各地市、区县图书馆在“4·23”世界读书日推出的“跟着古籍游陕西”(第一季)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各级公共图书馆的积极响应。连日来,陕西省图书馆携手西安博物院,以北宋张礼的《游城南记》为蓝本,举办“走,读《游城南记》”文化研学活动,吸引了众多读者跟着古籍里的文字,寻找昔日长安风物。
脚步丈量古籍里的长安
连日来,读者们沿着九百多年前张礼的游览路线,步行探访长安城南古迹,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北宋元祐元年(1086),张礼与友人从京兆府安上门(今西安城墙永宁门)出发,游历长安城南诸多名胜古迹,历时七日,撰成《游城南记》。这部作品不仅是宋代记载西安城南名胜的重要文献,更是后世文人墨客游览西安城南的旅游手册。
研学活动以西安城墙永宁门为起点,沿兴道巷、中贸街、雁塔寺街一路向南,最终抵达小雁塔南广场,全程约3.5公里。这条路线正是张礼与友人游览长安城南的路径。在行走过程中,陕图工作人员手持《游城南记》,结合沿途遗迹,详细讲解了沿途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兴道巷、中贸街及雁塔寺街所在唐代城坊的历史掌故,荐福寺小雁塔的建筑艺术,以及在小雁塔南广场唐长安城坊图前了解西安城的古今变迁。
活动中,陕西省图书馆的讲解员以《游城南记》为线索,详细解读了雁塔寺街的历史渊源与小雁塔的建筑特色。在小雁塔下,感受明代王鹤雁塔题刻与赵崡《游城南》中“雁塔神合”的神奇传说。在明清武举题名碑前,结合《游城南记》中张礼在大雁塔“观唐人留题”的记载,追寻“雁塔题名”的春风得意。一位带着孩子参加活动的家长表示:“边走边读,孩子对历史的兴趣一下子被点燃了,这种体验比课本更鲜活!”
活动筹备期间,主办方多次勘察路线,选择最优路线,并结合实地景观规划讲解内容,安排休息点、拍摄点;主办方还精心准备资料折页、笔记本、帆布袋等活动物料,亲手刷印与本次活动相关的雕版书叶作为本次活动的纪念品。
以古鉴今让古籍“活”在当下
作为“跟着古籍游陕西”第一季的核心活动,“走,读《游城南记》”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文化之旅,更是一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通过将古籍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陕西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成功地将古籍从书库中“请”出来,让公众在实地走访中感受古籍的魅力,增强了公众对古籍保护的意识,推动了古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众多读者体验过用脚步丈量古籍里的长安城之后,纷纷感慨从古人笔下了解到了这座城市的另一面,觉得这次活动既有历史文化古韵的精妙解读,又有徒步漫游的恬静乐趣,全程融合了古代与现代、动静结合的诗意长安。
陕西省图书馆相关人员表示,西安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更是一个承载着文化与梦想的地方。未来,省图书馆将继续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古籍、热爱古籍,让古籍文化持续赋能现代文旅,共同守护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时,吸引更多人走进西安这座千年古都,感受她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