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五一”假期健康提醒)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大家或踏上旅途饱览山河,或与亲友欢聚共享时光。然而,在享受惬意假期的同时,健康防护同样不容忽视。当前正值春夏交替之际,气温波动变化,随之假期公众户外活动、外出旅游以及亲友团聚增多,加大了传染病的传播风险。渭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特送上这份健康提醒,倡导大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愿您在欢声笑语中,时刻与健康相伴!
要与动物保持一定安全距离,避免直接接触,不触摸,不投喂,防止病原体传播以及意外抓咬。如果不慎被抓咬,需立即用肥皂水持续冲洗伤口15分钟,并及时就医,根据情况采取接种狂犬病疫苗等必要措施。 在蚊子、蜱虫等虫媒活跃的区域,可采取物理和化学双重防护。具体措施包括,穿着浅色长袖衣裤,每4小时补涂含避蚊胺成分的驱蚊剂;在露营时,可采用蚊帐与驱蚊灯组合进行防护。 建议随身携带消毒湿巾、创可贴等日常用品;进行徒步、登山等活动时,可增配止血绷带等急救物品;慢性病人群还应携带好日常服用的药物,确保在户外活动期间的健康和安全。 出行前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动态以及疾控等相关部门发布的防控信息提示,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合理安排出行。 采取必要防护,落实好相关防护措施,比如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不生食海鲜、防蚊虫叮咬、不接触疫源动物和产品等,还要注意旅途中和聚餐时的饮食和饮水卫生,不要接触、烹食死禽和动物。 旅途中、返程后以及聚餐后,要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和聚餐活动。 尽快移除蜱虫,蜱虫在吸血时会将头部埋入皮肤,要用镊子或者专用蜱虫移除工具,紧贴皮肤夹住蜱虫头部,缓慢垂直向上拔除,蜱虫的头有倒钩,强行取出只会越来越紧,所以切勿旋转或者猛拉,以免蜱虫口器断裂留在皮肤内。情况允许时,最好还是寻求医生的专业帮助。 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发热、皮疹或其他异常症状。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并一定要告知医生曾经被蜱虫叮咬过,便于医生诊断。 对于假期有境外旅行计划的人员,应提前关注要去的目的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做好个人防护。 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旅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