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落地渭南)
近日,国家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2025年就业补助资金(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预算通知,经过前期项目申报、省级推荐、专家评审、结果公示等一系列环节,我市成为2025年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20个入选城市之一,将连续两年获得中、省财政补助资金支持。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将稳就业、促就业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持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就业优先责任,先后探索总结出重大项目、重点企业“1233”用工调度保障工作机制、人社工作进园区“62358”工作措施、返乡入乡创业就业“十百千万”工程、“三位一体”零工市场建设模式、“四省六市”、“六省十四市”劳务协作交流活动等多项促就业工作经验和典型做法,先后成功荣获“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普惠共享、城乡一体、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也得到了持续健全和完善。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将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作用,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总体目标,加快构建部门协同、系统联动、服务精准、管理科学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机制,重点围绕“三大工程、六大行动、五大数链”项目实施,不断提高全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各类用工企业和就业群体提供“365”不打烊就业创业服务。通过项目实施,全市将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万人以上、失业人员再就业3万人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稳定在110万人以上、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务工规模稳定在34万人以上。围绕人才强市战略,建成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个、职业技能培训6.4万人次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评价2万人次以上;建成零工市场(驿站)10个、培育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18个、打造优质劳务品牌16个。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的有力有效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我市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走稳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