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智算筑基 传感聚势 民生添彩——渭滨区以重点项目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智算描绘新经济蓝图、传感器产业聚势成力、好项目添彩民生保障。今年一季度以来,渭滨区以重点项目为支撑,产城人协同共进,在产业跃迁与城市能级提升的同频共振中,书写着新时代城市转型升级的渭滨答卷。
10000核+1100户 铸牢数字经济发展基石
在渭滨区数字智算产业园的机房内,冷却系统持续发出低沉的嗡鸣,一排排闪烁着指示灯的服务器阵列正在高速运转,实时吞吐着来自各行业各领域的海量数据,为渭滨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构筑着坚实底座。

(渭滨区数字智算产业园服务器机房)
数字经济作为当今全球经济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正在重塑传统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近年来,渭滨区紧扣“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主线,以高质量项目推动构建坚实数字底座,赋能区域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底座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收集储存海量数据,并对其进行运算分析和数据清洗,这些都离不开强大储存能力和算力的支撑”中国电信宝鸡分公司渭滨营维中心总经理张琦介绍。
据了解,渭滨区数字智算产业园项目规划建设10000核 VCPU/GPU,目前已建成9130核,全部建成后将大大提升整个宝鸡地区数字底座的数据运算能力,提高城市智慧化和数字化水平,高效赋能各行各业。
“在夯实数字底座的同时,我们同步推进产业生态构建,持续优化全区数字经济产业布局,通过招商引资和企业培育,逐步构建起了较为完备的数字经济产业链。”渭滨区数据局局长齐小庆说。
2024年渭滨区引育数字经济企业284户、电子信息企业30余户,数字经济产值突破110亿元,占全区GDP的17%。目前,渭滨区数字经济类企业已达1100余户,产业集聚态势显著,强大的产业集群优势,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11万平方米+100亿 扩大传感器产业集群优势
渭滨区作为宝鸡市传感器产业的主要承载地,近年来以聚力打造“西部传感器之都”为发展目标,建设招引一系列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加快传感器产业集群建设,促进传感器技术提档升级。
4月22日,在姜谭经开区电子新材料产业园的定制化厂房内,聚瑞芯光电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加紧调试安装生产设备。“目前,我们已完成了4条电子元器件生产线安装及设备调试,5月份便可进行试生产。”聚瑞芯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磊说。

(工人正在调试安装生产设备)
姜谭经开区电子新材料产业园是渭滨区围绕传感器产业发展打造的延链强链项目,占地75亩,建有11万平方米的多层电子厂房及技术研发等辅助设施,由聚瑞芯光电有限公司一体化承接园区,实施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晶圆及光电子芯片的生产研发。
“该项目是全市首个涵盖集成电路外延、设计、制造、封测及应用的全产业链项目,填补了宝鸡第三代半导体设计制造产业空白,可以帮助区域内传感器企业加速产品升级,同时,从生产端、应用端带动全区上下游企业实现超十数亿元的产值提升。”姜谭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孙宝祥介绍。

(姜谭经开区电子新材料产业园鸟瞰)
据了解,项目共建设16条电子元器件生产线和10条光电子器件生产线,完全投产后,电子新材料产业园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碳化硅基GaN外延材料生产基地,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亩均税收240万元,辐射吸引光电子产业上下游企业形成集聚效应,拉动产值规模100亿元,进一步扩大渭滨区传感器产业集群优势,为打造西部传感器之都提供坚实支撑。
1+1提升民生保障社会福祉
一座高标准建设的田径场内,渭滨区新建路中学的老师正带领学生们进行体能训练,而一旁的门球场里时不时传来老人们挥杆击球的清脆碰撞声,绿荫下几位年轻母亲推着婴儿车悠闲漫步……这正是渭滨全民健身运动公园的日常图景。

(学生在渭滨全民健身运动公园进行体能训练)
作为渭滨区重点民生工程,该项目投资960万元,占地31.5亩,于2024年10月开工建设,2025年4月建成投用。建设有1个标准田径场、1个11人制标准足球场、8个篮球场、4个羽毛球场、2个门球场、1排球场,是全区第一座综合性、多功能运动公园。
“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建设理念,创新构建‘校地联动、资源共享’的运营机制。在精准解决周边学校运动场地不足问题的同时,通过错时开放、公益活动等形式,让它成为市民日常锻炼、社交休闲的活力空间。” 渭滨区教育体育局项目办负责人徐秉强介绍。

(渭滨全民健身运动公园鸟瞰)
这座集教育教学、运动健身、休闲娱乐、应急避险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的落成,实现了公共资源效益最大化,开创了“服务学生、惠及群众、共建共享”的新格局,既是渭滨区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民生答卷”,也是全区奋力建设“五优”城区升级版的生动实践。
繁华的街道传来机器的轰鸣,清姜坡上,同样作为渭滨区2025年重点民生项目的渭滨区中医医院综合楼改扩建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该项目占地5.42亩,总建筑面积13512平方米,拟新建1栋地上8层、地下2层医技综合楼,设内、外、妇、儿等临床科室,治未病科、康复理疗科等特色科室。
“项目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主体建设,2026年6月底前投入使用。届时将能为区域内30万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中医药服务,引领渭滨中医药工作再上新台阶。”宝鸡市渭滨区中医医院院长杨珺说。
据了解,2025年渭滨区共储备区级重点项目252个,总投资1025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61个,续建项目91个。截止目前,161个新建项目中,已开工项目114个,开工率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