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将至,郊游踏青、探亲访友、外出旅游、聚餐聚会等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加,生活作息和饮食模式改变容易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加之春夏交替,气温不定,细菌病毒活跃,致使人体感染诺如病毒胃肠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风险增加,为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假期,特作以下健康提示:
一、出行前关注目的地疫情,合理规划行程
出行前,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动态和相关部门发布的健康信息提示,提前了解当地疫情信息,做好相应防范。避免前往传染病高发地区,合理安排出行活动。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建议待痊愈后再出行。
二、旅途中做好个人防护,预防传染病发生
1.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乘坐飞机、火车、轮船等公共交通工具或进入影剧院、商场、餐厅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科学佩戴口罩,注意与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坚持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
2.肠道传染病防控:注重饮食饮水卫生,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馆用餐,不食用来历不明、变质、变味食品及病死禽畜或腐败变质食物;不采集、不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动植物。饮用开水或瓶装水,不饮用未经消毒的自然水源。制作食物时,做到生熟分开加工、盛放,肉类食物煮熟煮透,特别是烹饪水产品时要防止交叉污染。
3.虫媒传染病防控:前往蚊媒传染病流行区时,需携带好蚊帐、驱蚊剂等防蚊物品。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如黄昏和夜晚)到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时穿浅色长衣长裤,裸露的皮肤可涂抹蚊虫驱避剂,特别是耳后、颈部等部位。租住卫生条件好、最好有空调的宾馆,住宿时关好纱门、纱窗,依据情况使用蚊香或灭蚊气雾剂等。到野外活动时,穿长袖衣裤、扎紧裤腿,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必要时在裸露皮肤涂抹蚊虫驱避剂。户外返回后仔细检查衣物、宠物,防止将蜱虫等带回家,被蜱虫叮咬出现红肿热痛反应时应及时就医。
4.动物传播疾病防控:不逗弄犬、猫等动物,远离避让异常犬只,被犬、猫等动物咬抓伤后应尽快到动物咬伤处置门诊进行规范处置,接种狂犬病疫苗。
三、返程后做好健康监测,及时就诊
返程返岗返校后,要密切关注个人及家人健康状况,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皮疹、咳嗽、肌肉酸痛、腹泻或其他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近期外出史,不自行盲目用药。就医期间做好个人防护,治疗期间应暂缓返岗返校,避免引起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