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刚才提到爸爸妈妈对你的重视不够,这种感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们可以一起分析背后的原因……”4月8日,靖边县宇文路社区心理咨询室内,心理咨询师尚静正轻声引导着一位眉头紧锁的少年。暖黄色灯光下,柔软的沙发与墙上“为心灵打开一扇窗,为沟通搭建一座桥”的标语相映,构成一个温暖的倾诉空间。
场焦虑、婚姻危机等心理问题逐年凸显,心理健康服务是‘健康靖边’建设的重要板块。”靖边县卫健局副局长李阳清表示,县政府成立由教育、民政、妇联等12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统筹风险预警与资源整合,将购买县心理健康教育协会服务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制定服务考核评价办法,通过“以效付费”机制确保服务实效。
在靖边县心理健康教育协会,82名会员中39人具备独立咨询能力,其中12人科班出身、11人从业超10年。经严格筛选,30名骨干咨询师驻点服务,覆盖不同场景需求。同时,今年将通过同工同酬的形式,再招聘5名专业服务人员,进一步提升服务队伍专业素质。“上岗前,我们针对学校场景侧重儿童沙盘治疗、社区场景强化危机干预、婚姻登记处聚焦情感沟通技巧等内容进行培训。日常工作中,每周组织案例督导会,由资深专家点评指导。”协会会长赵晓莉介绍,通过“理论培训+实战督导+考核评价”的闭环管理,确保服务更加专业化、精准化。
源头疏导 提升群众信任感
在校园里,心理健康服务正成为“成长守护者”。2024年,18所学校为39390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191名抑郁、焦虑学生经干预后,165人回归正常学习生活,转化率达86%。清华路学校德育处副主任龚学鹏感慨:“过去靠经验判断学生情绪问题,现在通过专业测评和定期疏导,能提前识别风险,及早帮孩子打开心结。”
社区里,心理咨询室变身“心灵调解器”。每周二开放日,居民会带着家庭矛盾、亲子问题甚至社区矫正后的心理压力来咨询,半年接待90余人次。宇文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张宁说:“曾有居民因失业想轻生,咨询师及时介入开展危机干预,避免了悲剧。专业力量的加入让社区治理从‘凭经验化解矛盾’转向‘源头疏导情绪’,居民信任感得到明显提升。”
婚姻登记处心理咨询室成为“情感缓冲带”。2024年,990对申请离婚夫妻中,540对接受婚姻家庭咨询,最终360对办理离婚,实际离婚率36.36%。婚姻登记中心主任陈永斌指着值班表说:“周一到周五,咨询师轮流坐班,通过倾听、分析、引导三步法,帮助冲动离婚的夫妻冷静下来。”
主动预防 探索治理新路径
从“被动干预”到“主动预防”,靖边县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不仅为群众撑起“心灵保护伞”,更探索着一条社会治理的新路径。“现在遇到烦心事,知道有地方可以倾诉,心里踏实多了。”曾在社区咨询室进行过两次咨询的侯女士道出了群众的共同感受。
2025年,靖边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将以强化心理健康服务作为提升县域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扩大心理健康布点和服务范围,逐步开设心理健康预约通道和网上心理咨询服务平台,让“心灵防护网”织得更密、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