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一块块土地披上了绿色的外衣,一棵棵油葡萄树被阳光唤醒,结出一串串毛茸茸的花苞,含苞待放,正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被誉为“树上油库”的油葡萄,如今,在耀州区小丘镇独石村正蓬勃生长,为富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
4月16日,忙完手头的活儿,独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重江便约着油葡萄木本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负责人闫祖年一起查看最近的育苗情况。
“这批苗子长势不错,看起来已经适应外面的环境了。”
“对,过几天就可以移栽到基地里了,再长一年又可以出苗了。”
……
看着遍地的油葡萄种苗长势喜人,两个人的欣喜溢于言表。
油葡萄又称山桐子,是优质高产的木本油料树种,性喜阳光、耐寒、抗旱,适应性强,生长快,结果年限长,盛产期长达70年。果油的成分是生产食用油、保健品及生物柴油的原料,经济价值高。
(技术专家在良种繁育中心指导种苗组培生产工作)
2018年,独石村引进铜川油葡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党总支+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油葡萄种植产业,建成铜川油葡萄木本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涵盖了2100平方米的油葡萄雌株良种组培繁育中心和100多亩油葡萄种苗生产基地。
“我们公司主要专注于油葡萄研发、育苗、种植、加工及销售推广,油葡萄作为一种优质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其种植综合效益每亩可达5000元以上。”闫祖年说,油葡萄果实含油率高,产出的油品质好,被誉为健康油、保健油,是理想的高级食用植物油。
那么一株优良的雌株种苗是如何培育成的呢?
带着疑问记者走进油葡萄雌株良种组培室,只见一个个装着种苗的玻璃瓶整齐排列,一簇簇种苗吐着嫩绿的小芽,生机勃勃,工作人员正仔细观察种苗的生长发育情况。在这里,每株雌株种苗需经过灭菌、脱毒、增殖等多个环节,待生根发芽后,便可移栽至炼苗区。
(公司负责人在炼苗区查看种苗生长情况)
在炼苗区,每株种苗在不同的生长期要搬好几次“家”。从小拱棚到营养钵,再到温棚。在搬“家”的过程中,幼苗逐渐适应了外界环境,在先进的技术管理下,方可长成优良的雌株种苗。种苗经过一年排栽,待树苗长至1米左右,便可以每株15到20元的价格出售。
“我们每年能育苗30万株左右,联合广西等基地,预计每年向四川、广西、广东、湖南、福建、湖北等地供500万株苗木,年产值预计达1亿元。”铜川油葡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雷亮介绍,独石村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得天独厚,是油葡萄的适生区,经过试验,这里孕育出的油葡萄出油率与产出的油品质均优于南方产区。
在种植环节,油葡萄在独石村展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3年即可挂果,5年进入盛产期,每亩产量可达3000斤,高产时更达四五千斤。
产业园的发展壮大,也为独石村带来了颇丰的收益。“通过和公司的合作,村集体每年有20%的入股分红,再加上部分村民的土地流转费和60人在园区务工的收入,村上每年能增加90多万元的收入。”谈起一年下来,村上发展油葡萄种植产业产生的收益,徐重江算了一笔账。
然而,起初油葡萄的种植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由于油葡萄雌雄异株,凭经验无法辨别,果实含油率从10%到40%以上高低不同,差异很大。为了提高种植效益,公司经过8年科技攻关,攻克了油葡萄种苗组培繁育技术难关,筛选出了含油率高达35%以上的优良雌株品种。同时,解决了油葡萄的丰产栽培、病害防护、果实加工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联合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形成了强大的科研合力,确保了公司在组培苗核心技术上的领先地位。”闫祖年说:“我们将扩大种植规模,进一步开发食用油及农牧饲料产品市场,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推动油葡萄产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小小种苗释放无限大能量,为村民带来更多干劲和奔头,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动力。(来源:铜川日报 记者: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