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忘不得根!这墙是咱的根,更是共产党的魂!”在皂角湾村红军标语墙前,62岁的李云安轻拭“春荒到财东富豪家里去分粮食吃”标语玻璃罩上的浮尘。这位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红三代传人、镇人大代表,用半生光阴完成了从“红军印记守护者”到“乡村振兴领路人”的跨越,他用三代人的坚守,让这句红军标语化作秦岭褶皱里的精神图腾,也熔铸成一名老支书刻进骨血的担当。他就是黄柏塬镇皂角湾村党支部书记李云安,一位让撂荒地变身“网红稻田”的魔术师,把红军标语讲成“致富密码”的宣讲员。

三代守护:红色血脉永传承。1935年,红二十五军战士李定慈负伤掉队,摸着标语立誓:“追不上队伍,就守着红军的印记!”90年来,李家三代人接力守护:爷爷李定慈拒绝财主拆墙,父亲李明富暴雨夜冒死护墙,到李云安为标语墙装上“保护罩”。2017年,他推动标语墙列入县级文保单位,建成红色教育基地,年均接待游客超万人次。

产业振兴:稻浪千重焕新生。面对村中耕地撂荒、青年外流的困境,李云安挨家挨户动员:“红军能在咱这打胜仗,咱们就种不好地?”他带领村干部、发动群众复垦稻田500亩,引进现代化生产加工设备,打造“郎坝稻田”有机大米,承包插秧活动,吸引游客体验农趣,“以农润旅、以旅养农”的融合模式让稻田变景区。如今,500亩郎坝稻田观光园内,步道蜿蜒、民宿错落,村民人均收入从5000元增至1.7万元。“稻香里有祖辈的盼头!”秋收时,他捧着新米笑意迎面。昔日的“空心村”变身网红打卡地。
履职担当:枝叶关情解民忧。“人大代表要当群众的眼睛和腿脚!”李云安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动员群众建设美丽庭院40户,村容焕然一新。为解决留守老人看病难,他多次向镇人大提交建议,争取每周三班“健康直通车”进村;自己更是常备“代购清单”,为独居老人代买药品、生活物资上百次。近日,与皂角湾村接壤的汉中市洋县华阳镇突发山火,62岁的他带头冲向火场,五小时陡峭山路探明火情;次日便组织村民清理防火通道,标记隐患点16处。“防火卡点就是阵地,守住了才能安心!”
从护墙人到领路人,李云安用三代坚守将一句标语铸成精神丰碑。他是红色根脉的守护者,用青砖玻璃罩住历史温度;他是乡村振兴的躬行者,让稻香飘出深山沟壑;他是枝叶关情的贴心人,以铁脚板丈量为民初心。这位“红色村官”的故事,诠释了基层人大代表“根植厚土、赤诚为民”的时代答卷——守的是印记,践的是初心,映的是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