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晚霞时分,正是南门里德福巷中的好辰光——春风中还飘荡着咖啡香气,酒吧灯光已在迎接夜上阑珊。街巷的户外座区和花车前都热闹非凡,摩登的小店与古朴的老街,相得益彰。
顾客在充满个性的“时光”咖啡店互相拍照
“这杯‘哥斯达黎加·西西里安’,由三种优质瑰夏豆种拼配”,4月23日,在德福巷“时光”咖啡店中,主理人陈妙源边做着手冲,边给刚从城墙上下来歇脚的外地游客进行“科普”,“你们逛完城墙,可以沿着顺城巷溜达溜达,然后去南门商圈——这条citywalk路线,现在好多年轻人都喜欢。”
古朴厚重的城墙砖、烟火气的街巷青石板,与鳞次栉比的商圈高楼交相辉映。在碑林区,巍巍城墙,正见证一场“微改造、精提升”的悄然焕新: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研究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清单》,深化六个改革,打造城墙文商旅融合圈,日前,《碑林区环城墙带文旅业态发展工作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正式出炉。以打造“文化可感、服务可及、消费可延、品牌可传”的文旅目的地为主旨,这片西安老城区,正付诸更多实践与尝试,让“老”城墙下的文商旅“新”融合,不断破圈。
古今对话与空间焕活:
激活“留客”文旅基因
沿着城墙根一路行走,脚下宽阔的青石路面平坦如坻,双手可以触摸到历史的古老青砖,让人似乎穿梭于历史与现代之间。
3.9公里的顺城巷碑林段,东起长乐门,西至勿幕门,串起西安城墙的七个城门,其间既有湘子庙、书院门、关中书院、西安碑林博物馆等古迹,也不乏老菜场、德福巷、SKP、合生汇等新兴街区和商业综合体,形成含特色街区、精品民宿、音乐演艺、美食咖啡等融合性、多业态、特色化的发展格局。
4月23日,在顺城巷,记者遇见了从江苏来西安旅游的王巍,“本来计划在这停留两个小时,现在看来要改成2日游。”王巍笑着解释,“没想到这里宝藏这么多——各种小店、咖啡屋、博物馆、还能听秦腔、看陕派相声”。
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中的露天表演
左手历史烟尘,右手闲逸食色。在西安朋友的盛情推荐下,4月23日晚,武汉游客樊晨曦和朋友们来到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大开了一次眼界,“我们从油泼辣子店逛到星空音乐会,一路各种买买买,刷新了我对西安城墙下只有‘古老’的印象”。
“提升城墙‘留客’黏性,让市民游客在文商旅融合中,寻找到城市基因与精神归宿、情绪价值,是我们进行环城墙带文旅业态发展时关注的重点。”碑林区文旅体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碑林区环城墙带文旅业态发展工作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出炉之前,碑林区以文化活化与业态升级为核心,已在打造主题各异的特色街区、丰富文旅业态、开发“文旅+”新产品等方面多方倾力。
市民游客在德福巷享受城墙脚下的惬意时光
推动竹笆市、中柳巷、饮马池、和平门至文昌门段顺城巷打造主题各异的“小而美”特色街区,以街区辐射周边,带动顺城巷业态升级;
关注已有商铺经营情况,协助空置商铺开展招商工作,鼓励咖啡馆、民宿、小剧场、非遗工坊、汉服妆造、特色餐饮等业态与城墙文化结合;
德福巷中身着华服的游客打卡拍照
以沉浸式非遗体验、研学活动串联老字号、非遗工坊、民宿,通过露天音乐会、汉服巡游、街头表演、艺术展览等多种形式,吸引年轻群体……
当“北承回坊烟火气,南接德福夜生活”的主题线路,在城墙根下逐渐成型;当“传统与潮流共生”的沉浸式文旅消费街区与主题各异的“小而美”特色街区,既保留了原有的人文价值,又融入潮流生活方式——
德福巷中对镜自拍的游客们
“现在的德福巷也‘翻红’了,272米的德福巷街区,周内每日的客流量有4、5万人次,周末翻倍,盛大节日再翻倍,火得不得了。”陈妙源笑着说。
老与新产生着交集,城墙脚下,有市井的西安、历史的西安,也有烟火的西安、浪漫的西安。让人流连忘返。
西安城墙(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多元布局强化“联动”:
城墙大IP“串联”消费闭环
“南门合生汇里的西安手帐集市连办三天,人超多!摊位挤满可可爱爱的小文创……进去前说‘只看看’,结果钱包秒空!手帐er们冲就对了!”4月10日,网络达人“张大发发要发”在社交平台兴奋的发了一条当日动态。
合生汇里的西安手账集市
“商圈里构建年轻人的‘潮流地’,给了更多市民游客和西安进行年轻对话、进行文化消费的机会,是一个非常好的融合。”在西安手帐集市上,插画师文琴感慨。
合生汇里的西安手账集市
多元布局,赋能商业综合体——眼下,碑林区正意欲在城墙大IP之下,构建新的消费闭环:城墙内以中大国际引入首家市内免税店和德意巷建成开通为契机,引导植入文创非遗集市、国潮快闪店、仪式感餐厅、剧本杀脱口秀等新兴业态,发挥跨业态联动效应;城墙外推动合生汇“长安梦之城”项目建设,调改多元业态、引导植入沉浸式体验等内容,提升购物体验,促进消费升级。
“通过新兴文化载体,展示古老西安的时尚魅力:消费者追求个性化、高品质、体验式消费,那么就要不断引导商业体有新的东西、新的元素加入,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西安市碑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碑林区支持和鼓励城墙沿线周边的商业综合体进行多元化的业态调改和提升改造,植入文化元素和沉浸式体验等内容,发挥跨业态联动效应,“为更好地服务商户,我们也会定期了解商户经营状况,为商户提供所需帮助。”
游客在城墙脚下的街巷购物
而在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环城墙带中的文旅盛宴将再一次升级:4月25日,由中共西安市碑林区委、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政府主办,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承办的“文旅赋能・百业共生”2025年碑林区提振消费行动在西安 SKP 正式启动,发布了“城墙联动・惠聚碑林”消费提升计划。
据介绍,今年五一假期,城墙碑林段将开通所有入口,串联碑林区核心文旅商资源,为游客带来“一程多站”的特色观光体验,30余场精彩活动以及“游在景区・购在商圈”City walk 路线,全面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同时,碑林区还正式推出消费优惠联动机制,游客凭城墙门票票根,可在西安SKP、开元商城钟楼店、王府井永宁店、中大国际等商场商圈享受多重福利。同时发放总价值超440万元的“一券通融・乐游碑林”百业联动消费券,涵盖交通出行、文化体验、文创礼物、商圈消费、美食消费等五大主题,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学”全场景。
在政策引领下,城墙大IP正带动碑林区中各个商圈、文旅地标火热的彼此关联:“文化寻踪+特色消费”主题旅游线路即将推出;“景区+商圈”联动持续强化;客群结构更多样,真正做到全年龄段友好和“主客共享”。
当“景区+商圈”的双向联动,实现双向引流,让商圈更丰盈有温度,也引导出更多更有效的消费场景,让市民游客发现与感知在地生活。
西安城墙(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政策勾勒未来图景:
城砖里有文商旅融合发展的
“生长密码”
骑上脚踏车,绕着城墙看古城灯火漫漫:这里有昔年长安脉搏的汩汩不息,也可见今日西安步履的沉稳前行。
在碑林区打造城墙文商旅融合圈的最新蓝图上,更多环城墙带文旅业态的“生长密码”即将被解码。
据介绍,以“微改造、精提升”为原则,碑林区将依托顺城巷历史文化肌理,持续通过资源整合、创新业态、区域协同和宣传推广,重点打造“城墙根下的烟火气”文旅场景;通过软硬件联动升级,实现城墙上游客向区内消费的自然导流,形成“登城墙-逛古巷-品非遗-享美食”的完整消费闭环;通过文化力、公服力、商业力、传播力四大维度,以项目带动,推动历史遗产与现代城市功能深度融合,打造“文化可感、服务可及、消费可延、品牌可传”的文旅目的地。
未来,碑林区还将形成环绕城墙的“一环四区多节点”空间规划与功能分区。一环:以城墙为核心,串联护城河、顺城巷,形成立体游览环线,同时由城墙向内部街巷延伸,带动城墙内全域发展。四区:分别是以“竹笆市-南院门-湘子庙街-南大街”为主干的时尚都市区;以三学街历史文化片区为主干的历史文化区;依托老菜场市井文化特色街区的市井文化区;以“东门-中贸风华宫-崇仁东”为主干的轻奢潮文化区。
与此同时,碑林区也将持续加大区域内硬件设施改造提升,让环城墙带文商旅业态既保持“原真性”,又构建符合新时代消费习惯的“场景力”,最终实现“一段城墙,万种长安”的文旅品牌效应。
当夜幕降临,小巷内,提着宫灯的汉服游客与刚买完菜的居民擦肩而过;街道中,油泼面香气正混着咖啡醇香飘向城墙垛口。
绵延城墙,呵护着一城烟火,珍守着古老印记,也正在越来越多过去与当下的“对话”中,拥有更多全新地标,载着城中的袅袅烟火,不绝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