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头顶花环光彩熠熠的好少年
定边县第五中学八年级20班学生白益帆,以“红色基因传承者”“公益行动践行者”“学风建设领航者”三重身份,书写着新时代好少年的成长答卷。肩挑校学生会主席和本班班长的责任,心怀爱党和爱国的信仰,先后多次荣获市级“优秀少先队干部”、省级和市级“红领巾奖章”、省级和市级“新时代好少年”等荣誉,成为古老盐州闪烁的“红领巾之星”。
基因传承:从红色家庭走出来的红领巾
白益帆是纯粹的红色后代,其高祖父白万有是1948年保卫延安瓦子街战斗牺牲的革命烈士,其爷爷白世轩是地方乡镇上清正廉洁一辈子的老领导。在拥有二十余处红色遗址的古老盐州——定边县,白益帆同学将传承到自己身上的红色基因转化为精神养料,完成了从听“红色故事”到“讲红色故事”的蝶变。她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创《红领巾》特色栏目,每期节目坚持“读一段史料、访一位亲历者、写千字手记”。2023年暑假,她带领“红领巾宣讲团”队伍徒步重走定边盐场堡红色之路,用直播镜头带网友们参观了359旅遗址,观看量突破5万人次。当治沙英雄石光银获“七一勋章”时,她在老师的帮助下整理出“定边治沙六十年讲述”,创作的宣讲稿让听众感动落泪。如今作为石光银治沙馆最小的讲解员,她设计的“沙盘模拟治沙”互动环境,让40多个参访团体深切体会“干成治沙一件事,就算没白活”的精神重量。
善行青春:在公益实践中盛开的向阳花
白益帆是一朵盛开在我们身边的向阳花,她将公益精神转化为可复制的行动模版,以一个小小志愿者的身份,形成“观察—参与—创造”的公益进阶路径。12岁起发起“乡村爱心行”,和妈妈一起去看望农村的小朋友,后来这项活动升级为学校的“乡村爱心行动”,白益帆和同学一起去看望并捐赠玩具、图书和卡片等,一直坚持到现在,用温暖的笑容和拥抱传递着爱与关怀,学校“图书角”里也有她们的小小爱心。2024年春节,她组织学生书法社团书写了200余幅春联赠予定边县社区的孤寡老人,还有她亲手书写的一幅幅“福”字让老人们点赞的大拇指之上同样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受几代红色家庭家风的影响,她讲述的家风故事斩获了榆林市“我身边的家风家教”演讲比赛桂冠,视频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和榆林文明办公众号推出。在公益实践的路上,白益帆义不容辞,一次次放学回家途中遇到堵车,她都能主动当起临时交通指挥员,疏散车辆,得到交警和家长的交口称赞。
学业领航:构建班级共进的排头兵
作为班长,白益帆是同学们眼中的小雷锋,不管谁有困难她都会全力以赴地帮忙,赢得“贴心帆姐”的雅号。她也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和几位班干部把班里的纪律、卫生等打理得井井有条。她还是学校的学习标兵,自己优秀,也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好方法和经验分享给同学,也能主动为同学讲解习题等,在她的带动下,班内逐渐形成了“兵帮兵”、“兵教兵”、“兵强兵”的良好自学氛围,班级整体成绩稳中有进,上学期她所在班级被评为“模范班集体”。
尾声概述:时代好少年的操行评语
当白益帆在定边县九曲党史学习教育长廊为一批批参观者流利地讲解时,廊壁上百年党史与她胸前闪闪的团徽交相辉映。这个将红色信仰文化化作行动坐标,用善行智慧注解青春意义的少女,正以“强国有我”的担当,在古老盐州书写着后生可畏的成长范式——少年有为,以红心点亮青春,以善行温暖时代,以卓越成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