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下午,商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商州区文化馆、商州星诺艺术培训学校组织师生、家长沿中国邮政帮扶轨迹,走进杨峪河镇银明村、金陵寺镇熊耳山村,开启关学文脉与陶艺匠脉沉浸式研学之旅。
关学的核心思想体现在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强调从个体修养到社会责任的贯通。在商州两铭书院,张载第三十世孙张宏从张载生平、关学教育思想浅析等方面,向大家进行了讲解,并结合知识问答、文化印章等互动,让大家理清了“四为”“六有”“十诫”等核心理念,让关学思想在商州传承扎根。
这座青瓦白墙的建筑群前身为明代商州老庄张氏祠堂,2014年坍塌后经张载后裔集资重建。2023年以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累计投入帮扶资金95万元,对商州两铭书院进行了修缮提升,使这里成为关学研究、传承家风教育与弘扬廉政文化的新地标。
离开商州两铭书院,大家来到金陵寺镇熊耳山村,在明代古窑遗址旁的陶艺馆手工作坊里,孩子们在陶瓷制作传承人王俊卓、古玉民师傅的指导下揉泥拉坯,书法家李军朝为大家书写了“茶”“横渠四句”等字样,经刻绘后随陶坯入窑火,成为“笔墨陶韵”的艺术品。
据悉,这座陶艺馆手工作坊和820平方米的陶艺主题公园,由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于2024年投入25万元建设,年吸引游客1.2万人次,有效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同时,捐资36万元建设“熊耳山舍”精品民宿,正式运行后游客可体验“白天制陶、夜晚观星”的沉浸式文旅生活。
从文化输血到振兴造血。近年来,中国邮政以“保护+开发+体验”模式,为商州传统文化注入动能。“这种模式让张载‘四为’思想落地家风建设,使古老陶艺转化为旅游经济增长点,实现传统文化从‘沉睡遗产’到‘发展资产’的蜕变。百姓在非遗体验中受益、在文化传承中增收,形成乡村振兴永续动力。”商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干部王靖雯说。
夕阳中,书院青瓦与古窑烟火交相辉映。中国邮政帮扶搭建的古今桥梁,正让关学文脉与陶艺匠脉化作新动能,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以文铸魂、以技兴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