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通过特岗教师招聘,我成功踏入乡镇中学,站在三尺讲台上,成为一名英语老师,年少时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初出茅庐的我青涩又懵懂,面对台下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紧张与兴奋交织。乡镇中学的条件并不优渥,教学资源也相对匮乏,但正是在那六年里,我在一次次备课、授课、与学生的互动中积累经验,逐渐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教学风格稳健的教师。每一次学生的进步,每一张满是笑容的脸庞,都成为我坚持下去的动力,也让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愈发深沉。
2015年,一次新的机遇出现,我通过招聘考试,进入了商南县幼儿园,自此开启了一段截然不同的教育旅程。刚踏入幼儿园,我就像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却又充满挑战的新世界,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和小朋友说话要用轻柔、欢快的语气,要常常弯下腰和他们平视着交流,还要学会各种各样的技能,做游戏、折纸、弹琴、唱歌、跳舞、画画,这些都成了每日的必修课。甚至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给孩子擦屁股、提裤子、哄睡,这些琐碎又细致的事情,都需要十足的耐心和细心。起初,面对孩子们的哭闹和各种突发状况,我常常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但我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让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做好!
于是,我主动向身边的每一位前辈请教,观察他们是如何与孩子们相处、如何组织教学活动的。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我逐渐掌握了与幼儿相处的技巧,也越来越享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彻底爱上了这份工作。
在我的教育理念里,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只有给予他们适宜的阳光雨露,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始终秉持着“以幼儿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努力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孩子们多方面的能力,尽力为他们打造一个充满爱与温暖、能激发他们探索欲的学习环境。我相信,只要用爱去浇灌、用尊重去引导,每一个孩子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2020年,班里来了一个叫博博的小朋友,他性格内向,总是一个人默默坐在角落里,而且走路姿势也和别的孩子不太一样。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他。每天,我都会特意抽出时间,坐在他身边,和他聊一些有趣的话题,用温暖的笑容和温柔的话语鼓励他表达自己。一开始,他只是简单地回应我一两个字,但我从未放弃,一直耐心地引导他。慢慢地,博博的话多了起来,眼神里也有了光彩,开始主动参与到班级的游戏和活动中。
到了大班,博博要升入托班时,家长决定孩子不上托班,我立刻打电话跟家长沟通,得知家长担心孩子不能适应新环境,更怕给老师添麻烦。我立刻真诚地说:“您放心,博博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们一定会照顾好他,帮助他适应的。这些孩子是我从小班带上来的,我想让他们 一个不少的再从大班一起毕业,有困难我们一起克服,孩子将来迟早要独立的。”之后,我主动和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分享孩子的情况,让家长逐渐放下心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其他老师始终关注着博博的成长,不断鼓励他挑战自己。如今的博博,已经变成了一个自信开朗、勇敢阳光的少年,看到他的改变,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如今孩子早已毕业,可是家长仍然在每年的教师节都会给我发送一条祝福的信息,看到这些,内心早已幸福不已。
教育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修行,为了给孩子们更好的教育,我从未停止提升自己。我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如海绵吸水般学习最新的幼教理念和教学方法。深入钻研儿童心理学,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巧妙地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同时,我还踊跃参与省、市、省县级课题研究,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教育者们一起探索更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路径。
我也深知,家庭在幼儿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园共育对于孩子的成长不可或缺。因此,我十分注重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定期组织家长会,让家长们了解孩子们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主动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利用微信群,及时分享孩子们在园的精彩瞬间和成长点滴,让家长们能够随时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始终倡导建立一种平等、尊重、合作的家园关系,只有我们携手共进,才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这些年的辛勤付出,让我收获了许多荣誉,各级“优秀教师”“育人楷模”“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等称号纷至沓来,我的教育心得和教学经验也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但我心里清楚,这些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每一个和我一起为孩子们付出的教育工作者,它们是对我们整个团队的肯定。
面对这些成绩,我始终保持清醒和谦逊。我知道,教育之路漫漫,前方还有无数的挑战和未知等待着我。但我从不畏惧,因为我心中有爱,眼中有光。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不断学习,勇于创新,陪伴孩子们一路成长,在幼教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书写更加灿烂的篇章。(何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