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扎根基础教育三十多年的资深教育工作者,弥李军自当选彬州市第二届人大代表以来,始终秉持“双岗建功”理念,将代表履职与教育管理深度融合,创新构建“党建+”育人体系,以党建引领学校发展,带领团队实现了薄弱学校的蝶变重生,书写了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奋进篇章。
以履职为民为己任
架起教育民生连心桥
作为彬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弥李军始终践行“脚下沾泥土,履职有温度”的工作准则,他持续关注青少年的教育问题,经常深入学校、家庭、社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经过深入调研形成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推动市教育局成立了紫薇花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全面加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面对部分学校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问题,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交了《关于在南玉子中心小学门前增设安全护栏的建议》和《关于取缔学校门口、十字路口设立的停车位的建议》等三项建议,经相关部门整改落实,有效缓解了各学校门前的交通压力,消除了交通安全隐患,为学生的安全出行提供了保障。
彬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视察活动,弥李军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统筹做好学校管理事务,几乎是一次不落,积极参与。调研中,他也是最认真的“代表”之一,在询问中探究被调研工作中的问题和难题,并积极在常委会上有条不紊地畅谈改进、推动相关工作的好措施和建议.常委会上的每次发言,令在场的人员打心底里叹服,称赞是推动工作的好建议,被认可,被采纳,助推相关工作提升质效是势在必然。
在“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落实过程中,他创新设立“代表调研日”,组织家长、教师、群众代表开展了5次座谈,收集意见建议8条,据此形成了《关于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建议》,带动了全市社会层面构建起了全域推广网络,激活了公共文化资源;引导家庭开展“悦读悦美”亲子共读实践活动推动了家庭教育内涵式发展;在学校开展阅读节系列活动,多次聘请彬州籍作家辛锋来校为学生讲授写作技巧,积极营造“书香校园”,提升学生素养,完善了学校育人体系。
作为人大代表中的教育工作者,弥李军积极参与教育帮扶行动。通过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开展送教下乡活动16场,培训乡村教师1300余人次。推动实施的“薄弱学校振兴计划”,使结对帮扶的3所乡村校教学质量提升显著。
以党建引领为引擎
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
作为学校党建第一责任人,弥李军创造性实施“344”党建带队建新模式,通过筑牢“三级”组织,锻造“四有”老师,优化“四条”措施,大力推广党建带队建,强党建,优队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实施精细化学校管理,形成了学校班子“一心向党”办校治学、教师“红心向党”教书育人、学生“童心向党”做时代新人的总体育人格局,把党建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同频共振,助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他把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打造“五好奋进党支部”,设立18个党员示范岗,开展“青蓝结对”培养青年教师36人;开发“寻找最美古建”红色校本课程,组织“赓续红色血脉”研学活动,每学期覆盖学生2000多人次;党员教师带头承担省市级课题2项,师生各类评赛获市级以上奖励13人次,提升了育人质量。
他推动建立的“党建+师德”、“党建+队建”考评机制,将教师师德表现与评职晋级、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相结合,将党建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相融合,抓实做优“三个课堂”,通过评选表彰“育人标兵”“和雅教师”“全优和正少年”等方式,培育“红色园丁”队伍,培养“红心向党”学生,铸造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培养了乐学善思、勤奋进取的学生群体。根据相关做法代表市教育局撰写的《擘画思政同心圆 构建育人新格局》入选2024年度陕西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
以改革创新为突破
打造质量提升强引擎
面对教育变革浪潮,弥李军主导实施“三大工程”:课堂教学改革工程,积极落实咸阳市教育局颁发的《三常规一规范》,深化“3456+深度学习”模式,以改革促发展,近三年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深化教师专业成长工程,建立“名师工作室+校本研修+西咸名校联动”培养体系,培育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县级骨干教师12人,促进了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抓实学科质量提升工程,严格落实“三举措十环节”,做好语文科“两读一书一写”、数学科“一算一练一讲”、英语科“一听一读一写一练”,抓实“十环节”(即抓管理、抓习惯、抓晨读、抓早读、抓备课、抓上课、抓作业习惯、抓纠错、抓帮扶、抓课外阅读),全面落细质量管理措施,提升教学质量。
他创新提出的“五育融合”实践路径,通过体育锻炼强基、美育浸润熏陶、艺术素养提升、科技创新实践、劳动教育体验等途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经过努力,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在县级以上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人次增加了33人。他率先在城关小学建立了家校协同育人中心,推行了“家校共育”改革,定期举办家庭教育培训指导,家长学校开课率达98%,每学期组织培训16场次,培训人数2000多人次,引导家长逐步形成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思路。
以安全治理为抓手
筑牢校园平安防护网
在安全管理方面,他建立“三位一体”防护体系,严格做到“七个到位”,安全管理制度到位,修订完善了21个制度和38个预案方案;管理责任到位,把所有人员划分到各年级和指定区域进行实时监管,做到全方位监管无盲区;教育过程到位,全面落实13530安全管理模式,做到时时事事有人管;“三防”措施升级到位,从安保力量、消防器材、监控探头等方面做到全覆盖;隐患排查到位,及时全面排查校园各类隐患,及时化解消除;周边环境整治到位,联合相关部门定期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净化育人空间;应急演练到位,按照每天一教育、每周一主题、每月一演练,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开发“安全成长”课程群,除正常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外,节假日还及时推送安全预警和提醒,把安全教育信息送到每个家长和学生心中。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短板,弥李军组建由心理教师、班主任、家长代表构成的干预团队,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8份,针对五类学生群体,组织党员教师结对帮扶87人,建立成长记录帮扶手册,并定期进行家访,全方位开展心理调适指导,提高了育人实效。
从三尺讲台到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从校园党建到教育民生工程,弥李军用实干诠释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因为工作认真负责,潜身管理一线,赢得了广大家长、学生的普遍口碑,创造了他这个校长调到那个学校,学生跟着转学“撵”到那个学校的传奇,这在彬州教育史上从未有的事。在弥李军的带领下,学校先后荣获“劳动竞赛优胜单位”“五好奋进党支部”等称号,被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授予“整本书阅读科研实践基地校”、被省教育学会命名为“陕西省名师专业成长基地学校”和“西部教育联盟单位”,学校生源回流率连续三年增长,成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本。以党建为舵、以履职为桨,弥李军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不断破浪前行,书写新时代教育人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