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立足县域实际,以“精准监测、科学溯源、服务决策”为核心,依托“基础站点+移动监测+智慧平台”的立体化监测体系,为打赢三大保卫战提供坚实技术支撑。截至3月23日,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79天,PM2.5浓度同比下降12.9%,县域2个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织密监测网络,全域覆盖无盲区。围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需求,全县建成“2个空气站+8个噪声站”的基础监测网络,覆盖县城重点区域、交通干线、建筑工地及居民聚集区。开展监测走航,针对污染成因复杂区域开展动态巡查,累计完成100公里走航监测。
科技精准溯源,靶向治理提效能。构建环保大数据平台,整合空气、水源地、污染源、噪声等数据资源,实时开展监控。通过数据变化及时掌握空气、噪声、水质情况,持续推动生态环境、住建、城管、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和问题查处,问题整改率达100%。
强化能力建设,锻造监测硬实力。投入专项资金完成实验室资质扩项认证,新增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多项常规监测能力,为快速反应打下坚实基础。组建“监测尖兵”突击队,开展岗位练兵实战培训23场,有力锤炼了环境监测应急能力。
深化联防联控,协同作战护生态。建立“县、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环境网格员监管效能,在秋冬季等污染高发期,针对工地扬尘等问题开展周巡查12次。建立内部协调机制,联合监测、执法、环评等部门召开《柞水县尾矿库生态环境管理培训会》,按照岗位职责分工开展培训,促进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度融合。
下一步,柞水县将持续明确主攻方向、深化管理能力、创新工作机制,以“春雷行动”为契机,秉持“实力才是硬道理”,做到“以数据说话”,全力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奋力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家园,为守护秦岭生态屏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