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耀州区董家河镇聚焦基层治理痛点难点,通过研判会兜牢底线、谋划会集思广益、院坝会凝聚共识、听证会定纷止争、联欢会引领风尚,创新打造“五会治村”工作机制,构建党群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开好“研判会”,织密民生保障网络
关爱困难群众、及时开展救助是基层治理的底线与红线。研判会是“五会治村”的基础性环节,会议由驻村工作队和镇村干部发起,召集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参加,要求在深入走访辖区脱贫户、低保户、残疾家庭、突发困难家庭的基础上,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将防返贫监测预警和民政救助工作联动打通,让群众监督民政救济的公平性、透明性和精准度,做到兜底保障精准化、贯通化、民主化。
开实“谋划会”,激活共治源头活水
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是村级公共事务的核心,谋划会是村级公共事务民主决策的核心机制。谋划会采取1341工作法(即1次全面走访,3次会议研究,4条标准排序和1次实地查验),2024年以来,该镇通过谋划会收集各类信息1405条,其中基础设施类952条,公共服务类246条,产业及其他问题207条,最终根据群众需求谋划项目18个。
开活“院坝会”,架起干群连心桥
村庄的建设、发展和治理离不开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院坝会旨在聚焦群众关心的公共议题,通过群众观摩会、游子座谈会、人才交流会、专题议论会等多种形式整合共识、动员群众,会议直接开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作为提出问题的主体、讨论问题的主人、解决问题的主力,大家把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带到会上,共同来“吵一吵”,“吵”出最大公约数,让群众在基层治理中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通过院坝会收集群众意见106件,解决问题26个,协调解决了51起群众反映强烈的矛盾纠纷隐患。
开严听证会,构建阳光治理体系
听证会是针对部分化解难的矛盾纠纷,运用“6+N”模式(组织群众代表、包村领导、村组干部、法律顾问、司法所、派出所,加上涉及到行业部门)召开,矛盾化解、政策解读和普法教育三线并行,成功化解信访积案4起,有力维护了和谐稳定。
开新“联欢会”,培育文明善治沃土
联欢会借助传统节日,促进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群众站在舞台中央,让群众走到聚光灯下,让群众主导公共文娱,让群众引领文明风尚,通过宣讲和通报各类先进典型、群众自编自演节目等形式,匡正公序良俗,引领社会风尚。2024年以来,董家河镇各村举办联欢会10余场,全国文明村王家砭村大年初一举办了文艺汇演,并对全村好媳妇、好婆婆、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等116人进行了通报,树立了道德榜样,区级文明村凤柳村的村晚吸引百余名群众参加表演,吸引500多名群众观看节目,文明新风遍拂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