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老年大学已成为许多老年人的“第二课堂”。在这里,老年人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开启了别样精彩的“银发人生”。
走进县老年大学,老年朋友们热情洋溢、能量满满。剪纸学习班上,学员们手拿剪刀,神情认真,双手在红纸上灵活地左右翻飞,细致剪裁。在老师的指导下,第一天来上课的刘燕很快便上手了。
县老年大学学员 刘燕:今天是我第一天来老年大学上剪纸课,授课老师是非遗传承人孙老师,讲得很专业,今天学得很顺利,我想把我小时候的爱好捡起来,再坚持下去。
和刘燕不同的是,65岁的刘永昌又一次快乐“入学”了。在课程选择上,刘永昌今年一口气选了葫芦丝、朗诵、电子琴三门课程,每周固定时间到老年大学学习,已经成为他的生活习惯,这些课程都是他的“精神食粮”。
县老年大学学员 刘永昌:我原来比较内向,通过在老年大学的学习,觉得自己活得有滋有味,慢慢变得活跃了,喜欢去外边接触人,虽然银发满头,但是通过老年大学的学习,对我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提高,给我的人生,填补了很大的意义,使身体更加健康,精神有了依托。
为满足更多老年人的学习愿望,让更多的老年人学有所乐,县老年大学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式,将各专业的教学班进行合理层级划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探讨基础班、提高班、研修班教学体系,邀请专业的老师为老年人授课,专业课程设置逐渐由娱乐型向赋能型转变。
县老年大学校长 柳俊仕:我们现在开设五大类,主要是舞蹈类有舞蹈、形体,体育类有瑜伽、太极,器乐类有二胡、电子琴、电吹管、葫芦丝,还有声乐、秦腔,书画系有绘画、书法、剪纸,共五大类19个专业,有66个教学班,目前在校学员有2200人次,专业教师有35名,全部免费为学员提供服务。
现在,越来越多贴合老年群体开设的课程,吸引了艾晓英这样的“资深舞者”。她告诉记者,年轻的时候她就喜欢旗袍,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系统学习。如今老年大学新增设了旗袍形体班,她不仅圆了自己的旗袍梦,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县老年大学学员 艾晓英:老年大学给我们中老年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让大家自娱自乐,有一种开心快乐,充满活力的感觉。
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县老年大学还为他们提供了发挥余热、服务社会的平台。今年65岁的县级剪纸传承人孙爱琴不仅给平均年龄超过55岁的学生授课,还到各个小学为小学生们进行剪纸技艺的教授,把剪纸技艺传递给更多的人。
县级剪纸传承人 孙爱琴:老年大学聘用我代课,我就要把剪纸手艺传承下去,把老年群体都集合起来,跟他们共同把非遗文化传承下去,剪出我们老年群体下半辈子的精彩生活。
除了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专业过硬的师资队伍、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规范有序的管理,县老年大学还积极开展志愿者送文艺、送文化、送健康活动,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老有所为。
县老年大学校长 柳俊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然后拓展第二、第三课堂,我们通过举办毕业晚会、毕业季活动,以及世界读书日、重阳节等活动,让学到的知识能得到充分展示,学有所长。通过我们服务社会各种活动展示,让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快乐。
老年大学课堂上的一笔一画、一举一动、一招一式中,都彰显着新时代老年人的“范儿”。在这里,老年人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精彩人生,点亮他们的“银发人生”。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老年人走进老年大学,让自己的“银发人生”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