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0 23:01:26 来源: 中共铜川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陕西
举报
近期,中共陕西省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出版了《陕西省移风易俗工作案例选编》,耀州区探索推出的《弘扬好家风 引领新民风》案例成功入选。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正,则民风淳、政风清、党风端。近年来,小丘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紧紧围绕“现代农业生态田园小镇”建设目标,着力打造“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家风文化弘扬基地、群众教育实践基地、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旅游参观体验基地”集一体的家风家训馆,推动全镇形成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共识,涌现出了“全国文明家庭”王彩侠家庭等一批传承弘扬优良家风家训的鲜活榜样。小丘镇家风家训馆,以详实的家风故事与实物展示,让中华传统美德在丘隅大地深耕厚植、落地生根,焕发出新的活力,以家风带民风,有力推动基层文明乡风建设。
深入挖掘 征集整理“立”家风

家风家训“立”好家风,汇集良好道德滋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村为重点,挖掘、总结、提炼、整理出一大批好家风好家训,为广大群众提供道德建设的好素材、好蓝本和好教材。
一是突出地域特色,挖掘家庭文化。小丘镇辖16个行政村,由于镇位于旬邑、淳化、三原、耀州交界处,因此历来是三县一区的物资集散地。历史上曾出现许多名门望族、乡绅大家,被誉为“国士无双”的乔世宁回乡后编纂了誉满三秦的《耀州志》,为明代陕西县志中八大明志之一。小丘镇也是知青的故乡,我们组织老战士后代和老知青深入挖掘我镇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用他们的文字和语言来表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秀家庭文化。先后邀请了“全国文明家庭”王彩侠及其子女、“全国师德标兵”王卫民、“钢铁战士”称号的刘存田的儿子等亲自撰写家风故事。
二是把握时代要求,开展征集活动。按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围绕“孝道、诚信、俭朴、立志”等方面,通过在经典家训中寻找和长辈口述、家人共议等形式,整理、编写体现时代要求、弘扬传统美德、贴近生活实际的治家格言、家风家训。通过各级新闻媒体和网站、微信平台面向群众广泛征集。活动开展以来,共征集稿件300余篇。
广泛传播 全景展示“扬”家风
“扬”好家风,培育崇德向善风尚。为提高优秀家风家训的知晓率和认同度,我们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阵地、文文艺演出等载体,广泛开展传播展示活动,使广大群众在活动中领悟家风家训内涵。一是发挥各类媒体优势广泛宣传。在集中推出广播、电视、报纸专版、专栏和访谈节目的同时,还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传播速度快、群众便于参与的优势,以图文、视频等形式,重点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历史文化名人和所征集入选的好家风故事进行集中的宣传和展示。二是依托农村宣传阵地集中展示。利用乡村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墙、宣传板、善行义举榜等阵地,通过书法作品、宣传画、公益广告等形式,大力宣传展示,让广大群众直观感受家风家训的魅力。利用户外LED屏、道德讲堂、学校、农家书屋等宣传阵地集中播放家风故事微电影。广泛开展家风家训“挂厅堂、进礼堂”活动,组织文化志愿者进村入户写家训、拍全家福,制作成匾额、条幅等,挂在厅堂之上。 三是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生动呈现。组织文艺队伍以好家风故事为原型进行艺术创作,在文化大舞台、文化广场等农村群众文化场所,通过道德小戏、小品、相声等形式,将好家风好家训呈现给广大农民群众。截至目前开展各类文艺活动100余场。生动展示了全市家风家训建设成果。
“议”好家风,带好民风促好乡风。好的家风家训写出来、挂出来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家风家训建设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精神风貌,从而带动乡风民风、党风社风的不断好转。 一是发挥先进典型榜样力量,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加强“新乡贤”的选树工作,先后涌现出“全国文明家庭”王彩侠家庭,“中国好人”王卫民,“全国绿化女状元”马淑芳等一大批农村典型。对他们的家风故事进行总结提炼,组织“新乡贤”亲自讲述家风家训故事,用典型事迹去引导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正能量。 二是结合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践行好家风好家训。引导广大群众自觉践行家风家训,开展文明家庭、好孝子、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宣传他们的好事迹,树立学习榜样,推动家风家训落到生产生活和日常言行之中,落到实现个人理想和家庭幸福之中。 三是融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庚续好家风好家训。坚持把家风家训建设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之中,组织各个家庭将家风家训写成“传家宝”,随着家人的迁移和成长,得以代代相传。把家风家训与校园德育、传统文化等有机结合,纳入课堂教学、校外阅读等环节,让青少年在心智启蒙和人格形成时得到熏陶和启迪。“用”好家风,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家风正,则民风淳。以家风家训建设为载体,以培育“家庭文化”为入口,促进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美丽乡村建设的“软实力”不断得到提升。 一是从“抓建设”到“换思维”,有效提升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改变农村面貌,首先要改变村民们的精神面貌,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我们以家风家训建设为切入点,积极引导农民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破除陈规陋习、转变落后思想,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习惯。如今,好家风好家训已逐渐渗透到村民日常生活各个方面,成为农民群众的日常行为和思维习惯。 二是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充分调动了农民的自主参与热情。通过在各村中开展“亮家风、比家风、学家风”,使村民们的观念发生了转变,意识到了只有和谐互助才能建设美丽家园。通过好家风好家训的引导,广大农民建设美丽乡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从伸手要钱转变为主动出工、出劳、出车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三是从“传家风”到“建体系”,不断加强农民的道德约束能力。发动农民讨论制定村规民约,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在遏制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全镇都建立了乡村道德规范。 启示之一:学习践行优良家风,固牢人生理想。步入新时代,党员干部更要重家教、守家训、正家风,进而带动政风清、民风淳、社风好。传承和构建优良家风,有益于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从而纯洁党员干部思想进而形成优秀的党风。因此筑牢家庭防线、培育优秀家风,对落实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启示之二:突出地域特色,挖掘家庭文化。小丘镇有着悠久的家风传承传统,优秀家风的培育有基础,家庭有典型,人物有特点,故事有深度,我们注重地域性典型的挖掘,以身边的实例宣教群众,结合乡村治理,让家风美、民风淳、乡风和成为每个镇村的共同特征。 启示之三:注重典型示范,带动淳朴民风。深入挖掘和发现典型,了解群众的生活所需,从中挖掘具有代表性、感染力和影响力的家风故事,并通过家风家训馆广泛对外宣传展示。鼓励和激励更多群众向他们学习,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和人生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从而带动淳朴民风的形成。


本文来源:中共铜川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责任编辑:
任丰_tc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