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周简介:1993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将每年3 月22日设立为世界水日。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和水忧患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我国将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确定为“中国水周”。铜川市疾控中心呼吁广大群众珍惜水资源、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下来从人们经常关注的五个方面来解答饮用水相关问题:
1.自来水为什么有刺鼻异味?
答:自来水用液氯消毒是国内外常见的消毒方法。为了保证自来水消毒效果和避免在管网输送到用户过程中微生物的污染,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必须要在0.05 mg/L以上,所以自来水中会带有氯味。残留余氯的存在则是最常见的刺激异味。
2.简单介绍一下人们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哪些有害健康的水?
答:以下五种水在某种程度下会形成亚硝酸盐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因此要引起人们的关注。
(1)老化水:俗称“死水”,也就是长时间贮存不动的水。常饮用这种水,对未成年人来说,会使细胞新陈代谢明显减慢,影响身体生长发育,中老年人则会加速衰老。许多地方食道癌、胃癌发病率日益增高可能与长期饮用老化水有关。
(2)千滚水:干滚水就是在炉上沸腾了一夜或很长时间的水,还有用电热水器反复加热煮沸的水。
(3)蒸锅水:蒸锅水就是蒸馒头、蒸红薯等剩锅水,特别是经过多次反复使用的蒸锅水,亚硝酸盐浓度很高。常饮这种水,或用这种水熬稀饭,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而且这些水的水垢经常随水进入人体,会引起消化、神经、泌尿和造血系统病变,甚至引起早衰。
(4)不开的水:人们饮用的自来水,都是经氯化消毒灭菌处理过的。氯处理过的水中可分离出多种有害物质,其中卤化烃、氯仿还具有致癌、致畸作用。专家指出,饮用未煮沸的水,患膀胱癌、直肠癌的可能性增加。当水温达到100℃,这两种有害物质会随蒸气蒸发而大大减少,如继续沸腾3分钟,则饮用安全。
(5)重新煮开的水:有人习惯把热水瓶中的剩余温开水重新烧开再饮,目的是节水节能。但这种“节约”不可取。因为水烧了又烧,使水分再次蒸发,亚硝酸盐会升高,常喝这种水,亚硝酸盐会在体内积聚,引起中毒。
3.怎样饮水最安全?选择什么样的饮用水?哪些水不宜喝?
答:生活饮用水是指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水的感官性状良好。开水是最卫生、最安全的饮用水。不过仍要注意:水烧开至少3 -5分钟,以确保杀死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同时水在沸腾时会将其中的氯气还原,可消除漂白粉气味,改善口感。其次是桶装水和瓶装水。在选择桶装水时应注意,水体应当清澈透明,无浑浊沉淀物或絮状的漂浮物,更不能有瓶口塞之类的东西。自来水要经过很长的供水管道才进入家庭,不可避免会受到二次污染,不宜直接饮用。
4.桶装水和饮水机在家庭、学校和公共场所都已非常普遍,有不少人认为喝桶装水及使用饮水机方便又安全,这种想法正确么?
答:即使是质量很好的桶装水,开封后长时间放置也会滋生细菌,桶装水开封饮用5天后,卫生状况急剧下降。第7天合格率只有20%,至第10天时,所有检测的桶装水,菌落总数全部超标。另外,饮水机的内胆最容易滋生大量细菌病毒,沉积污垢和重金属,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实验室采样检测发现,在室温条件下,饮水机里的水第一天菌落指数为零,到第十天可攀升到8000CFU/L。因此,对饮水机进行定期的消毒、清洗是很有必要的。建议每月清洁1次,夏天每两周清洁1次,同时,桶装水开封后7天内饮用完。尤其在炎热的夏季细菌易快速繁殖,尽量在5天内饮用完。
5.白开水放太久有没有危害?
答:有人为了节水,常把喝剩的开水重新加热,这是不好的习惯。因为反复烧开水会造成水的老化,不但会使其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丧失,还可能产生某些有害物质如亚硝酸盐等。亚硝酸盐一旦大量进入人体,能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失去携带氧气的功能,致使组织缺氧,人长期喝这种水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指甲与嘴唇发紫心慌等症状,严重的还能引起缺氧,甚至可能诱发癌症。
早晨起床后喝杯凉白开,有益健康。很多人喜欢在头天晚上晾好一杯开水,第二天一早再喝。这种做法在温度不高时还可以;如在夏季,气温超过30 摄氏度,空气湿度又较高,细菌繁殖较快,隔夜凉开水就会失去生物活性,并且极易被污染而引起腹泻。可以在头天晚上倒小半杯白开水,然后盖好盖子,第二天早晨再以开水兑成温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