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耀州八零后的创业人,董涛涛和媳妇段小静在铜川新区经营一家金玉米食府,经营耀州地道的玉米面搅团、漏鱼、玉米面饸络,弘扬耀州传统饮食文化,在业界小有名气。自从知道了石柱村里有了村民食堂以后,他俩也想给村里的老人们尽点绵薄之力,他们和石柱村党总支书记秦红梅合计以后,选择在艳阳高照的3月13号,来到石柱村奉献爱心。
一大早,董涛涛夫妇带着所需的所有食材,走进石柱村大食堂的院子里,一片火红映入眼帘,原来是中国好人、陕西省道德模范何娟妮带领铜川N+1爱心助学志愿服务队的人员,已经先行到了院子。何娟妮是铜川N+1爱心助学团队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她说,别看她们的志愿者们都五六十岁,但她们心怀烟火志愿情,炊暖银龄心,就想服务于每一个需要付出的角角落落,让老人们感觉到爱,也让所有人看见来自四面八方的爱。铜川慈佑居养老有限公司也派出员工,带着蒸馍,跟着他们一起,来到了这里。
韭菜、菠菜、辣子面、油、葱、馍、苞谷面等食材,满满当当好多盆,和面机子也被搬到了灶房里。一切准备工作就绪。
石柱村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有三百个左右,加上志愿者和所有的服务人员,至少三百五十人,中午不到十一点,满院油泼辣子飘香,四锅搅团已经打熟,被倒进了保温桶,然后,又准备下一轮的四锅,争取十二点左右老人们能按时吃饭。
中午十二点,老人们在秦红梅书记的安排下,开始有序排队,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言表的喜悦。
搅团,虽然是家常便饭,但对于老人们来说,已经成了稀罕饭,村里解决了他们的一日三餐,还能吃上没有力气搅动的搅团,他们的高兴,是真正的发自内心。
八十多岁的村民卢桂兰,加入到了打搅团的队伍,她说她本身就是党员,身体也康健,她愿意为村民,为大家,奉献一份力量和爱。她说秦书记给他们所有人解决了吃饭问题,让大家能按时按点,吃到可口的饭菜,不再为生机和生活发愁,她们付出点怕什么。村民姚志银老人说吃搅团不能少了醋,他赶紧送来了四壶醋,还有好几个村民拿来很多自制的腌菜。
在他们的带领下,另外的几个老妈妈,也加入到了队伍里,院子里像过事一样热闹,热气腾腾的搅团,和热情的志愿者,热情的村民一样,大家聊的热火朝天。暖阳、红衣、金黄色的搅团,红色的辣子汁映衬着所有的笑脸。
金玉米食府老板董涛涛和老板娘段小静,一个是关庄人,一个是董家河人,他们满脸欣慰的说,身为耀州人的他们,总算让石柱的老人们吃到了他们的黄金搅团。
段小静的妈妈,一个从八十年代开始在石柱镇摆摊做生意的修表人,也露出了久违的笑脸,她说石柱人成就了她,而她也愿意儿女们用这种方式回馈石柱的老人们,她也愿天下的老人们,都老有所依、老有所盼、老有所养、老有所念。(文、图:寇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