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君县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发展,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通过政策扶持、规范管理、体系建设、示范引领等一系列措施,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量质“双提升”,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目前,全县共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563家,家庭农场506家。
强化政策扶持,加大培育力度。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宜君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宜君县畜牧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设立苹果、畜牧养殖、核桃、中药材等专项扶持资金,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给予以奖代补,鼓励其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先后争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提升资金390万元,支持40家经营主体夯实组织基础、提升运营质量、增强服务带动能力。在税收方面,落实相关税收减免政策,减轻经营主体负担;在金融信贷方面,与多家银行合作,推出“乡贤贷”“防雹贷”“果商贷”等专属信贷产品,累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2.6亿元,有效解决了融资难问题。据统计,在政策激励下,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新增89家,增长率达6.7%。
注重规范管理,夯实发展基础。规范运营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自2021年以来,宜君县全面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指导合作社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确保决策民主、管理科学。加强财务规范化建设,通过培训和指导,帮助25%以上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立了规范的财务账目,42家家庭农场注册使用“一码通”,79家家庭农场注册使用“随手记”记账软件,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同时,定期开展合作社非法集资排查,“空壳社”清理整顿工作,对长期未开展经营活动、运作不规范的97家合作社进行清理注销,净化市场环境,提升整体发展质量。
聚焦体系建设,激发发展活力。抓好“一支队伍”,开展“千员带万社”行动,建立25名县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辅导员包镇联社助场作用,在县内开展辅导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18场次,参训1246人次,以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为抓手,印制政策汇编,广泛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册,稳步提升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质效,全县指导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突出行业引领,增强带动能力。积极开展合作社、家庭农场创建活动,树立行业标杆。目前,全县培育国家级合作社5家,省级合作社11家、家庭农场17家,市级合作社17家,家庭农场6家,带动周边1.8万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发展,实现户均增收9600元。探索出了以绿佳源蔬菜为代表的“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以宇谷农业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以方晨果业为代表的“公司+联合社+合作社+基地+农户”、以信远苹果为代表的“公司+合作社+脱贫户”、以明辉养殖为代表的“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营模式,实现了功能拓展、服务能力提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下一步,宜君县将持续强化规范运营管理,狠抓指导服务,强政策、优服务、严管理,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量质并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构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合作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为农业富民强县建设再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