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初春时节,走进西安市各区域,处处春潮涌动、活力迸发,各区域纷纷全力抓开局勇争先,以重点项目为强劲引擎,力争实现经济“全年红”。
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优质项目加快落地、工程一线建设正酣、生产车间有序运转……在灞桥、新城、雁塔、长安等各区县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广大建设者们士气高涨、干劲十足,各区县各职能部门以“拼”的劲头抓进度、以“精”的标准保质量、以“新”的理念优服务,积极营造推动项目建设“加速跑”,奋力实现“全年红”的大干热潮和良好氛围。
灞桥区
打响“发令枪”
筑牢经济“硬支撑”
项目是稳中求进,开局起步的“硬支撑”。2月16日,灞桥区2025年重点项目开复工活动,打响了“奋勇争先、追赶超越”的发令枪,掀起了新一轮项目建设、产业升级、招商引资的发展热潮。
“把握政策导向,聚焦辖区定位,精准做好谋划,一批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高的重点项目在灞桥‘破土而出’。”据灞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灞桥区安排区级重点项目239个,总投资1520亿元。此次开工项目74个,总投资1044.7亿元,年度投资194.8亿元,包括先进制造业项目11个、服务业项目7个、“保回迁”项目8个、社会民生项目20个、中央和省市重大项目19个、其他项目9个。
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重点项目建设将对推动辖区科技产业创新发展、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居民生活幸福感起到重要作用。
“开局映照全局,为了确保开局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灞桥区开年后,安排全体区级领导走进项目一线,逐一走访调研,精准掌握动态,解决具体问题,确定开复工时间,推动全区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灞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灞桥区将以重点项目开复工活动为令,持续深化区级领导包抓下沉、重大项目专班推进、关键环节全过程服务等举措,做好重点区域开发、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扶持工作,以更快的节奏、更高的效率、更实的作风,“硬仗”破题、项目作答、改革护航,力促开门红、夺取全年胜。
新城区
打好“组合拳”
不断刷新“进度条”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13日上午,走进新城区幸福林带传化智联项目施工现场,300多名工人正争分夺秒赶进度,一幅大干快干的施工场景图映入记者眼帘。
该项目为省、市、区重点项目,传化智联西北区域总部将依托传化产业基金、投资业务和物流生态系统,打造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孵化平台;通过建立西北指挥调度中心,设置智慧物流人工智能国家级实验室西安分支机构,打造智慧城市。
传化智联项目施工现场
“从项目引进、落地到开工,新城区各级部门为我们提供了精准、给力的服务。”传化智联项目相关负责人说,目前项目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内外部装修,预计今年12月底前完工交付,届时不仅将有传化智联和龙湖西北总部入驻,还将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
传化智联项目只是新城区重点项目开年冲刺的一个缩影。走进春日的新城区,到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建西北创研中心、百度智慧中心等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建设正酣。
传化智联项目实景图
“新城区聚焦精准高效调度,破解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密码,打好‘一二三’组合拳,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新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新城区将坚持以项目谋划为重心,紧盯国家重大战略,对标省市重大政策、重大规划,立足区域优势,健全“四个一批”常态化项目谋划机制,成立“两重”“两新”和专项债券项目谋划工作专班,落实调度分析、会诊会商两项机制及领导包抓、项目秘书、帮办代办三项服务,全力破解项目堵点、难点问题,不断刷新各项目建设“进度条”,为全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雁塔区
按下“快进键”
托起群众“安居梦”
城中村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保障,一头连着城市发展,备受社会关注。
2月16日,记者在位于丈八东路的潘家庄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施工现场看到一派紧张有序、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按进度推进落实施工节点。
“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我们把工程质量落实到每道工序,各个环节从严把关,目前正在进行地上主体建设,预计2025年底达到选房条件。”雁塔区城市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潘家庄项目项目经理马银河介绍。
据了解,该项目是西安市“保回迁”重点建设工程之一,也是雁塔区重点推进的“保回迁”项目。项目占地面积约169.14亩,共分为四个地块28栋单体,建设内容为安置住宅、安置商业及规划的公建配套设施等,建成后可提供3330套住宅,涉及回迁群众471户。
为确保早日实现回迁群众的“安居梦”,项目实行国企代建、安置先行。项目实施过程中,还精心打造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无缝对接居民生活需求,促进社区服务的深度融合与便捷供给。
以项目建设的“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稳”。2025年,雁塔区将持续做好项目建设,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用好国家和省市一揽子政策、调动各方资源力量,推动项目建设不断取得更多成效,为我市经济发展贡献雁塔力量。
长安区
跑好“第一棒”
齐奏发展“春之声”
近日,记者走进长安区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看到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筹备工作紧锣密鼓,保障措施扎实有力。
“一季度是全年发展的‘黄金期’,跑好‘第一棒’至关重要。2025年一季度长安区14个项目集中开工,年度计划投资7.46亿元,全力冲刺‘开门红’。”据长安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长安区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261个,涉及基础设施、工业、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房地产等八大领域。其中谋划项目138个,储备项目(新建)52个,开工项目(在建)71个,总投资153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2亿元。
“我们将以 ‘保姆式’服务,推动项目从‘规划图’变成‘实景图’,坚持把工地当阵地、把现场当考场、把进度当尺度,在建项目抓进度、新建项目抓开工、前期项目抓审批,以项目建设‘开工旺’带动经济发展‘全年红’。”长安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长安区将夯实营商环境“硬支撑”,深化“放管服”改革,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营主体之“强”、谋高质量发展之“进”、聚西部强区建设之“势”,全力展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全区上下将在思想上绷紧弦、目标上瞄准靶、行动上拉满弓、作风上铆足劲,敢作善为、善作善成、争一流、当先进,全力以赴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奋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