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金的底色,红彤彤、亮晶晶。
这里曾燃起革命火种,成为西北革命的摇篮,孕育形成了伟大的照金精神。
硝烟散去,山河滚烫。后辈们接续奋斗,红色基因代代传,闯出一条发展红色旅游、振兴老区的新路子。
早春,山间的冰雪还未消融,旅游热潮肆意涌动,1933广场上游人如织、薛家寨景区游客重走红军路、滑雪场开启“人从众”模式……“红绿白”三色交融,照金红色文旅小镇“出圈”,映照着革命老区的沧桑巨变。
近年来,照金坚持“无伤痕开发、红色即民生、景镇融合发展”理念,持续创新“红色+”旅游业态,构建了包含红色教育、康养休闲、冰雪旅游多业态的旅游产业体系,乡亲们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
保护+活化
红色旅游更火热
照金是一座红色资源的富矿,留有革命遗址、红色文物、革命故事,弥足珍贵。
申报完成2024年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策划包装文物保护项目、定期开展文物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一处处革命遗址得到精心修缮和保护,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照金精神的重要阵地。
保护好更要利用好。红色资源“活”起来,红色旅游才更有生命力、更具竞争力。
走进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仿佛穿越时空,一张张图片、一件件红色文物诉说着风云激荡的革命岁月。
“为了提升游客的体验感,软件上讲解内容要常讲常新,硬件上通过现代化声光电等陈列技术手段精心布展,再现革命场景,让红色资源更吸睛。”照金纪念馆讲解员刘佳介绍。
10年来,照金纪念馆创新“走出去”“请进来”的宣教模式,打磨专题思政课30余个,编排红色节目60多个,策划精品展览3个,接待游客1100余万人次。先后举办“照金精神”全国巡展64场,走进48座城市,约460万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洗礼。
陈家坡会议旧址前很火热。照金干部学院特聘的现场教学老师杜天祥身着红军服,一口老陕腔,快板在手中上下翻飞,“陈家坡,不一般,明灯广场在眼前;明灯亮,明灯红,明灯照耀向前行……”
“自编的顺口溜很有特色,快板说唱里不仅有党史还有生动的革命故事,这次红色之旅令人印象深刻。”游客们对于这种红色文化传播方式,连连称赞。
同时,丰富红色产品供给,赋能红色旅游,积极整合开发区域内红色资源,丰富红色研学线路,打造“红色照金研学”产品集群和特色线路,策划精品线路7条。围绕红色文化,创作儿童剧《红军小学》等红色题材剧目,打磨提升大型情景组歌《红色照金》。
会说话的“红色资源”带火红色之旅,越来越多的人爱上照金这片热土。目前,照金景区年游客接待量突破200万人次,累计接待游客突破1600万人次,红色旅游成为老区振兴的新引擎。
创新+实践
红色教育更入心
照金是一本厚重的红色史书。一批又一批干部群众,在这里接受红色革命教育,追忆革命岁月。
革命旧址是重温红色记忆的生动课堂。目前,景区依托照金纪念馆、纪念碑、1933广场等红色教育系列设施,以及照金干部学院、薛家寨、兔儿梁、陈家坡等研学教学点,已形成以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学生研学、干部培训为主的红色教育产业,打造全国知名红色教育高地。
“我们以红色资源为核心,构建以参观学习+课堂教学+现场体验+重走红军路的沉浸式活动教学培训体系,寓教于游、于学、于行。”陕西照金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艳兵说,同时,积极打造实景体验感强、互动参与感好的红色文化体验活动,让红色教育回归现场实践。
“在薛家寨景区,我参与了重走红军路、独轮车运送物资、护送鸡毛信等活动,有趣味更有意义。下次要带着女儿体验一下。”近日,来自西安的张乐身临其境接受红色教育,对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入了解。
同时,红色研学上推陈出新,自主研发了以“红色教育+自然科普+实践体验”为核心的研学游产品,重磅推出《传承红色基因,重走红军路》《探索照金自然奥秘》等精品研学课。
“2024年,我们举办红色研学、暑期夏令营等推介活动10余场,全年接待红色研学人数80余万人次。”照金景区管委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融合+延伸
冰雪产业更强劲
2月7日,照金国际滑雪场人头攒动,白色的雪道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滑雪爱好者驰骋雪道,体验速度与激情,留下道道优美的弧线。
2015年,建成了占地近1000亩的陕西大型户外冰雪运动基地——照金国际滑雪场,打破了照金淡季旅游的瓶颈。近年来,冰雪产业成为照金的新名片,也成为老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带动了近千个就业创业岗位,冷资源释放热效应。
季耀存是照金国际滑雪场的职工,每年雪季是他最忙碌的时段,造雪、维护场地安全丝毫不马虎,数年来从一名场地维护员成长为场地经理。“我是咱照金村村民,过去背井离乡打零工,一年到头也落不了几个钱。现在在滑雪场工作,每个月能挣5000元,真是端上了‘雪’饭碗。”
冰雪产业融合当地商业、文化、旅游等元素,不仅延长了产业链,也带动照金革命老区餐饮、住宿、夜经济等一系列消费增长。
照金村村民曾耀辉很有生意头脑,“滑雪场里来自省内外的游客特别多,我瞄准商机,2024年12月中旬在雪具大厅二楼开了家咸汤面店,生意很红火。”
“我们以冰雪资源为优势,围绕照金国际滑雪场,让冷资源释放热效应,为老区振兴发展注入动能。”照金国际滑雪场总经理高亮说,截至目前雪季接待量约20万人,自建成运营来增长了10倍。
照金“红色+”旅游持续火热,是铜川红色旅游发展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铜川市多措并举加快红色旅游发展,照金红色文旅小镇、郭秀明纪念馆、红色军台岭等一批红色旅游景区建成,红军大本营薛家寨、陈家坡会议旧址等革命旧址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照金精神主题宣传活动走出陕西、走向全国,铜川红色旅游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据悉,去年以来我市在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公共服务、产业融合、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旅行业现代化治理等方面实现多点突破,新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家、3A级旅游景区3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实施文旅项目40个,完成投资5.71亿元。(来源:铜川日报 记者:刘冰剑 郭颖 程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