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君县宜阳街道秉持以文塑旅、以农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立足地域特色优势,探索出街办引导、文旅融合、农旅互促等工作思路,为推动宜君文旅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公共文化服务升级亮点纷呈
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宜君县宜阳街道以服务、激励、引导群众为目标打造文化阵地。宜阳街道办文化站在2024年评估定级为“二级文化站”。同时,依托村(社区)群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构建起功能、设施、管理、制度和服务俱佳的办、村两级文化服务体系。
宜君县宜阳街道创新盘活县城小区闲置空间和行政村文化活动室阵地,在11个村和3个小区先行试点打造“家门口”文化服务工作站,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百米”。并先后荣获“大地欢歌”陕西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大赛全省二等奖。
此外,宜君县宜阳街道积极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活动。春节期间,百人大秧歌团队赴市、县演出备受好评;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干部职工歌咏比赛中获全县二等奖。还开展“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10余场,农家书屋读书分享活动50余次,惠及2000余人,满足多元文化需求。
文旅产业稳进提质效能突显
文化与旅游相辅相成。宜君县宜阳街道以避暑康养基地建设为依托,借全民休闲旅游时代东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结合花溪谷、高铁片区建设,融合美丽乡村、乡村休闲旅游和民俗体验,打造出教场、黑家河康养民宿,让游客在民宿中感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
同时,宜君县宜阳街道依托多个景区景点资源,如AAAA级花溪谷、AAA级龙山公园等,委托专业公司编制《宜阳街道旅游名镇建设提升规划》,绘制全域旅游新蓝图,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高质量发展。
文化遗产守正创新突破发展
文物承载历史,守护文化根脉。宜君县宜阳街道全面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普查队员秉持“应查尽查、应普尽普、应保尽保”原则,依据工作清单、标准和技术要求,复查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认定登记新发现文物,使文物保护单位数据更精准。街道辖区现有不可移动文物5处,且与涉文物保护的村签订《文物管理员聘用协议》和《文物安全责任书》,确保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下一步,宜君县宜阳街道将围绕中心工作,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坚定文化自信,以融合发展为路径,以改革创新为驱动,推动文旅融合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