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宣讲送到田间地头,文明新风吹遍乡村社区,文艺活动精彩纷呈……
近年来,洛南县石坡镇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创新工作模式、整合阵地资源、凝聚志愿力量、培育文化氛围,有效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石坡镇整合各类资源,广泛吸纳党员干部、身边好人、种植养殖能手、返乡大学生等力量,组建镇级宣讲团及村级宣讲小分队20多支,下沉一线深入理论宣讲、典型宣讲、惠民政策宣讲,统筹利用文化广场、道德大讲堂、群众院落等场地,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洛惠渠宝贵传统、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平安创建、巩固衔接等主题宣讲进基层,将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传递到千家万户。截至目前,石坡镇先后开展各类宣讲活动3000多场,受众5万多人次。
“不管是村上组织入户给老人打扫卫生,还是汛期帮忙转移危险区域群众,我都积极参与,也积累了不少积分,前几天我在爱心超市兑换了不少生活用品,非常实惠。”周湾村退休干部刘月胜高兴地说。
近年来,石坡镇积极探索“党委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文明实践工作机制,健全文明实践所(站)组织架构,每月按照县级下发项目清单开展活动,做到工作有制度、项目有清单、活动有手册,规范性显著提升。在全镇17个村(社区)范围内探索推行文明实践积分制管理,在每个村(社区)设立文明实践积分兑换处,将每名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情况与积分兑换、获取荣誉等激励挂钩,带动群众实现“让我干”向“主动干、争着干、比着干”转变。
截至目前,全镇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兑换积分3.2万多分,评选先进典型50多人,推动文明实践不断走深走实。
“人生啊!当知孝为先,孝为先,一个娘能养十儿女,十儿女难养一个娘,当思量……”近日,由石坡镇公用事业服务站退休干部组建的民乐园自乐班正在为群众演出眉户戏节目,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演出深受群众喜爱。
2024年以来,石坡镇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围绕“四种陋习”治理及“百善孝为先·做事德在前”群众实践活动,先后排练了快板《移风易俗树新风》《破除陋习树新风》、小品《有孝才有家》、眉户戏《天下父母心》等移风易俗文艺节目并轮回演出,有效提高了群众对“四种陋习”治理的认可,引导广大群众树立良好新风尚。同时,石坡镇围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主题,深入挖掘春节、清明、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文艺活动20多场次,基层群众文化素养显著提升。围绕“千万工程”,以五堆五乱、断壁残垣、废旧圈舍等为切入点,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