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柞水县环境监测站聚焦实验室安全管理,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确保实验室安全稳定运行。
构建坚实制度堡垒。不断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从实验室准入制度开始严格把控,明确只有经过专业安全培训的人员方可进入实验室开展工作。并制定了详细的化学品管理规定,涵盖危险化学品的采购、储存、使用以及废弃物处理等各个环节。同时,在设备操作规范方面,针对每一台大型仪器设备,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制定了细致的操作流程,并要求操作人员严格遵守,避免因误操作而引发安全事故。
提升全员安全素养。为提高监测站全员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定期的安全培训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培训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实验室安全基础知识普及,包括消防安全、电气安全等,又有针对环境监测实验室特定风险的安全教育,例如特定污染物检测过程中的化学伤害防护。培训采用多种形式,如邀请专家进行专题培训、组织观看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片、在现场进行模拟操作演示等,确保培训效果切实深入。通过持续的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各类安全知识和技能,大大提高了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
打造细致安全滤网。日常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在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安全管理中持续进行。从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到实验室环境的全面清洁与安全状况评估,无一遗漏。技术人员认真检查仪器设备的线路连接是否正常、设备运行是否稳定、是否存在漏电等安全隐患;安全管理人员则重点关注实验室的通风系统是否良好运行、化学品储存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消防设施是否完备有效等。一旦发现隐患,及时登记并迅速整改,在隐患整改未完成之前,采取临时防范措施,如对存在泄漏风险的化学品容器进行临时加固、对故障仪器设备进行停用标识等,防止隐患进一步扩大,消除潜在安全风险。
在环境监测任务日益繁重的当下,扎实推进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不仅是保障实验室人员生命健康和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的要求,更是维护整个环境监测工作的正常秩序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站将继续秉持严谨、负责的态度,不断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为环境保护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