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布病?
布病是布鲁氏菌病的简称,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懒汉病”。人对布病普遍易感,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传染。人患布病后可以出现多种多样的表现,比较典型的是持续反复发热、疲乏无力、大量出汗、关节肿痛等,有的会有肝、脾、淋巴结、睾丸肿大等临床表现。得了布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就会转为慢性,慢性期病人常年遭受病痛折磨,偶遇风寒、劳累过度或者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症状就会出现,甚至会丧失劳动能力。
2.接羔怎么就得了布病?
人间布病的传染源是患病及带菌的动物,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畜。母羊感染了布病,常引起空怀、死胎和难产、流产,它们在分娩时就会将大量布鲁氏菌随着胎儿、胎盘和胎衣排出。
如果农牧民在给病羊接羔时没有做好个人防护,布鲁氏菌就有可能通过皮肤或呼吸道黏膜进入机体。此外,如果病畜流产物、分泌物未经无害化处理,随意乱扔,极易污染圈舍、草料、水源及环境。再者,食用被病菌污染的生鲜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也会感染。
3.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预防布病?
(1)做好个人防护:接羔、处理流产胎儿时,要佩戴外科口罩、长腰手套,穿好防护衣、胶靴,严禁赤手抓拿胎盘、皮毛等,接生完了以后还要注意洗手,并对污染的地方用生石灰或消毒剂进行消毒。
(2)处理好流产物:对羊的流产物、胎盘等分泌物,要选择远离水源地的高处深埋或焚烧,不能随地丢弃,也不能投喂犬只。
(3)注意个人卫生:接羔时不抽烟,不接电话,不吃零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人畜混居,无论是成畜还是幼畜,都不要放入室内饲养,教育小孩不要和羔羊玩耍。
(4)奶要“煮三沸”才能喝,肉要熟透才能吃。
(5)有牛、羊、猪等病畜接触史,出现发热、多汗、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去疾控中心或医院传染科进行布病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