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商南县湘河镇地坪村苇园沟,一处曾因开采不规范形成的巨大矿渣堆在2024年3月份开始进行生态修复,经过2个多月实现了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复绿,达到耕地水平,修复治理效果显著。
一方净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2024年,商南县以提升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源头防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防范的原则,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商南县强化污染源头防控,夯实土地资源“生命线”。以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区域为重点,严格管理重点企业,依法依规落实大气、水、土壤等重点监管单位污染物排放标准,确保达标排放,有效保障矿区耕地土壤环境安全。组织开展历史遗留固体废物全面排查整治,针对钒矿、铁矿采选区域堆存废渣,通过现场踏勘访谈、调查监测等方式,全面排查整治历史遗留固体废物,逐个制定整治方案。通过修建挡墙、截排水渠、覆土复绿等措施,治理8个点位29.45万方矿渣堆体,高标准完成治理任务。
与此同时,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判土壤污染防治突出问题,适时组织联合执法检查,强化行业企业污染防控,开展矿山堆场、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土壤污染防治执法检查,建立了突出问题整改台账,按照“县级领导包抓部门、责任部门领导包抓案件、分管部门包抓整改落实”三级包抓工作机制,对土壤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管,为土地筑牢“防护堤”。
商南县严格用地安全管理,护航绿色发展“新空间”。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对2024年审批的涉土壤项目均开展了土壤和地下水专项分析,并提出相应土壤污染防治措施。督促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的3家企业开展土壤隐患排查“回头看”及土壤、地下水自行监测,完成6处隐患点整改,有效保障工矿用地土壤环境安全。
在耕地保护和修复工作中,商南县设立市级耕地土壤农产品协同加密监测点4个、省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3个。通过品种调整、优化施肥等措施,实现中轻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重度污染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03%。同时,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生物防治、统防统治等行动,指导农户及新型经营主体绿色种植,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确保农用地土壤安全。
在建设用地安全管控方面,商南县加强部门信息互通共享,摸清“一住两公”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底数,厘清部门职责分工,对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用地的,纳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名录,积极开展变更前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严格落实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制度,全过程保障地块安全。2024年,完成6个“一住两公”地块调查,纳入“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全县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代绪刚 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