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非遗传承人郭韬的木雕工作室,一股清新而醇厚的木材香气扑鼻而来,工作室的每一个角落里,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木雕作品。它们不仅是木材与刻刀碰撞的结晶,更是郭韬匠心独运、情感倾注的见证。
郭韬是一位来自佳县的木雕爱好者,自幼与木雕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父亲的熏陶和舅舅的指导下,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传统技艺,更是凭借自身的天赋与对木雕艺术的深刻理解,将这份热爱转化为了长达二十余年的不懈追求。每当他手握刻刀,那份专注与投入,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静止。刻刀在他的指尖跳跃,木屑随之飞扬,每一次精准的雕琢,都是对木材生命的重新诠释与赋予。
郭韬说:“我父亲是民间的泥塑艺人,我舅舅是古建木雕的匠人,所以我从小就受到他们的影响,也就喜欢上了这门手艺。1996年到白云山,拜我舅舅为师学习古建木雕技艺。”
起初,他只是跟在舅舅身后,从修复白云山的古建筑开始,一步步踏入了古建筑雕刻的广阔世界。那时的他,如同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通过不断地模仿大师作品,刻苦钻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小有名气的木雕手艺人。然而,郭韬深知,真正的技艺并非仅仅停留在模仿的层面,它需要自身的探索与创新。
于是,他踏上了外出求学的征程,多次参加传统木雕研修班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每一次的学习,都让他对木雕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郭韬终于从一个普通的木雕手艺人,成长为市级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人。他用智慧与汗水,赋予了木材和树根新的生命,让它们在他的手中绽放出最美的姿态。
在郭韬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热爱上这门古老的艺术。他的工作室里,经常聚集着一群热爱木雕的年轻人,他们渴望从郭韬那里学到真正的技艺,将这份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看到这一幕,郭韬的心中充满了欣慰与自豪。
在他的工作台上,几幅刚完工不久的人物木雕作品格外引人注目。无论是八仙过海的飘逸洒脱,还是马到成功的豪迈奔放,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人物的神态与动作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能从木板上跃然而出。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郭韬高超的技艺,更蕴含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方寸之间,雕刻乾坤。郭韬用刻刀在木材上刻下了自己的故事,也传递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他的木雕作品,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延续,更是对现代生活的美好寄托。它们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源自心底的文化自信。
郭韬说:“我最大愿望就是能让我手里的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让一座座古建筑继续屹立不倒。”
郭韬深知,非遗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和支持。因此,他始终保持着开放与包容的心态,欢迎每一位热爱木雕的人走进他的雕刻世界,共同探索这份古老艺术的无限魅力。在他的努力下,木雕艺术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