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市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市考试管理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年度重点工作,积极谋划安排,精心组织实施,严格落实考试招生政策,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市考试招生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围绕中心,高站位强化组考责任担当
树牢全市上下“一盘棋”思想,围绕“平安考试”工作中心,全力做好高考、中考等各类考试组织工作。针对考试组织的新变化、新要求,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考点监督检查和实地指导,现场协调解决问题。今年我市高考组织严密规范、考风考纪良好、部门协作密切、服务保障优化,考试综合环境秩序井然,实现了“零违纪、零舞弊、零投诉 ”的三零工作要求,连续19年实现“平安考试”目标。严格落实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召开全市两考安全工作视频会以及高考、中考工作调度会。建立市委常委联系督查高考工作制度和考区责任人制度,部分市级领导分赴各考区驻点督查指导工作。明确市、区县和考点督查、考务、保障、联合办公人员工作职责,压实从考区主任到监考教师等各个环节责任链条,将组考任务落实到岗、责任到人。
精心部署,高质量谋划推进考试工作
今年,组织开展7类17次考试工作,涉及考生4.1万余人次。新增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通用技术科目机考,组考顺利。严格资格审查,组织各类考试报名17次。高规格组织承办全省高考考务工作培训会,受到省教育考试院的肯定和好评。研究制定“516”工作思路,建立工作责任制、考务方案制、团队协作制、三级联动制、分析研究制五项机制;落实精心策划、精细部署、精良研究、精准指导、精严责任、精品完成六个到位,达到顺利施考、圆梦考生目标。
抓住关键,高标准严守安全责任底线
聚焦各类考试试卷全过程保密监管和风险防范,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并重,确保各类考试试题拉运、交接、保管、封装等所有涉密环节无缝衔接;严格执行监考教师回避制度,强化五级考务培训,通过线上与线下 、考区与考点分级分层培训模式,进一步提升监考人员与考务人员执考能力和专业素养。严格考试过程监督,真正形成现场监考、流动监考和视频监考“三位一体”的协同监考机制,监考工作实现“零失误”。严守入场关、施考关、收卷关不放松,抓主抓细,进一步降低考务实施的差错率。全年组织业务培训20余场次,培训1500余人次。5月份,集中开展考风考纪宣传教育活动,指导区县开展招考政策宣传6次。各区县、各生源学校举办考试诚信、考试安全、心理健康等20场教育讲座,引导考生诚信考试,实现考生“零违纪”。
全力保障,高成效优化提升考试环境
全面顺应考试改革要求,大力提升考试硬件环境,各考区新建机考考场2个,增加考试机位100个,顺利圆满完成高考外语口语考试、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考试工作。全市落实智能安检门12扇、阻断式5G信号屏蔽仪和金属探测仪各154个、防作弊系统和人脸身份识别系统60台、无线电信号监测车6台、四大运营商对手机信号降频等“五项严防”措施,有效防范了手机等高科技舞弊事件的发生,实现了“带不进、传不出”的工作目标。积极协调市招生考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保考工作方案,全市上下通力协作,加强考点及周边噪声污染、交通秩序、食品卫生、安全隐患等排查整治,各部门凝心聚力,协作配合,共同为考生创造了安全、安静、温馨的考试环境。
精准服务,高要求提升群众满意程度
全方位统筹考生服务工作,市级24家成员单位以及区县招委会制定了有针对性的高考服务保障方案,明确76条保障措施,确保为考生提供全方位服务。各类考试报名期间,公布联系电话,加强值班值守,一站式完成资格审查、信息采集、报名条生成发放、网上报名、缴费、信息校验单打印签字等报名环节和流程。高考期间,为3名残疾考生提供合理便利服务,保证其顺利参加考试。在志愿填报期间随时为考生和家长答疑解惑,解决志愿填报难问题。各类考试组织过程中,市、区县考试管理中心全体干部全天候驻守考点精准服务考生,进一步提升考试招生工作群众满意度。
2025年,市考试管理中心将不断强化政治担当,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全面加强考试组织管理,积极落实保障措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持续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考试招生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全力建设考试招生“铜川品牌”,推动全市考试招生工作规范有序发展。
供稿|考试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