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榆林院区心内科一病区主任杨利国博士成功完成我院首例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在无线“马达”的强力辅助下,患者重获“心”生,此项技术的实施标志着我院迈入房室同步起搏的无导线起搏时代,实现了在无线起搏治疗领域的升级再突破。
患者,女,68岁。近6年来无诱因晕厥2次,未明确病因。入院2小时前再发头晕,随之摔倒,自测心率33次/分,急至我院,查心电图明确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博心律,紧急给予临时起搏器植入治疗。患者及家属了解到无导线起搏器是一种先进的心血管治疗设备,与传统的起搏器相比,它无需通过导线连接心脏与起搏器,也无需在胸前皮下制作囊袋放置脉冲发生器(起搏器),而是通过微创方式植入患者体内,具有体积小、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避免了传统起搏器的几乎所有并发症,遂一致要求行无导线双腔起搏器植入术。
经过与患者及家属的充分沟通后,在杨利国团队的精心准备和协作下,手术顺利进行,局麻穿刺右侧股静脉,通过股静脉途径将无导线起搏器导管送至右心室间隔部,在血管造影DSA的透视下,起搏器通过自带的固定装置固定于心内膜上,完成植入后进行电生理测试以确保起搏器功能正常。整个过程微创、高效,术中和术后患者均无不适症状。
杨利国介绍,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是一种新兴的心脏电生理干预技术,旨在通过微创手术方式植入胶囊大小的起搏器,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与传统的起搏器不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具有以下优点:
1.无须经静脉植入电极导线和制作囊袋,避免了电极导线脱位、磨损、囊袋及起搏系统感染等相关并发症;
2. 胸前区皮肤不会遗留疤痕,不影响外观;
3.无导线心脏起搏器体积小且轻,直接放置于心腔,患者日常生活中基本感受不到起搏器的存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4.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平均寿命为12年(传统心脏起搏器6-10年),具体使用年限会随着起搏比例、输出电压等有所变化。而且,植入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后可以进行1.5 T/3.0 T全身核磁共振扫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