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红旗沟是早期革命思想的传播地,这里也是“农业学大寨”的典范,在流域综合治理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目前,该区域涉及下廿里铺、宽州两个镇13个行政村。在红旗沟联合党委的带领下,当地党员干部群众不断巩固和拓展生态治理成果,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流域内呈现出生态美带动产业兴的喜人景象。
初冬时节的红旗沟,依旧风光壮丽。放眼望去,沟道里的一户户人家,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不时可见一排排、一架架正在晾晒着的粉条。作为清涧粉条的主产区,红旗沟有不少村民几代人都靠加工手工粉条为生。
今年65岁的康应强,年轻时就跟着父亲学做粉条,已从事这一行业48年。他创办的老康粉条厂,目前主要生产粉不溜,每天可加工1000余斤,通过电商平台日售300多单。“我从1976年开始加工粉条,到2013年发现粉不溜的市场需求,就转向主要做粉不溜。这种食品一般都是农户自家做的吃,量很小,而我将粉不溜推向市场做成产业。现在,红旗沟联合党委帮我销售粉不溜,主要通过网上销往全国各地。”康应强说。
红旗沟联合党委成立于2023年,是清涧县立足红旗沟流域的区位、资源、民情等实际,以“县委常委+退居二线党员领导干部+涉农部门+两镇党委+13个村党组织”形式,创新推出的县镇村三级互联互建新模式。围绕产业发展,该党委实行标准化运营,推动实现商超直供、体验店直销、电商直播的“三直营销”。
宽州镇上刘家川村村民师串林是红旗沟的苹果种植大户,今年种植面积达到360亩。他也是跟着红旗沟联合党委工作人员学会电商直播的,现在只要一有时间,就在家里开启直播销售苹果。“我种苹果树已经9年了,以前每次产下苹果就发愁,没办法卖,去年的苹果每斤才卖了4角。今年,红旗沟联合党委手把手教我在抖音上卖,目前已经卖出340多箱、收入1万多元,每斤能卖到5元,这种新的销售方式还是相当好。”师串林说。
按照“缓坡梯田节水化、沟道治理坝系化、陡坡陡洼搞绿化”的思路,红旗沟联合党委统筹推进山水林田坝草综合治理,维修巩固17座骨干坝,建设高标准农田11300亩、坝地5000亩,拓展和提升坡改田4350亩,治理河道4924米,流域内林草覆盖率达64%,取得“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治理成效。同时,扎实推进常住农户主导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26个,发展粉条龙头企业、建设万亩山地苹果园等,全力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愿景变为实景。
清涧县红旗沟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周国强表示,新时代红旗沟坚持“党建引领、生态治理、乡村振兴”三大主题,紧扣“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目标,大力发展粉条、山地苹果、红梅杏、蔬菜等产业,带动常住农户主导产业全覆盖,1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