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企兴万村”行动是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强大动力。自2021年“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展以来,绥德县工商联协同县“万企兴万村”行动各成员单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市县关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决策部署,广泛动员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行动,努力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对接、示范引领、公益行动和保障措施,在绥德大地上,广大民营企业家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源“活水”。
统一思想“聚合力” 牵线搭桥“结对子”
思想的“聚合力”是一切行动的基础。绥德县形成了由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任组长的“万企兴万村”行动领导小组,县工商联牵头制定了《绥德县关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实施方案》,印发了《绥德县“万企兴万村”行动2022年工作要点》《“万企兴万村”行动倡议书》,各镇(中心)均成立了行动领导小组,至此形成了“党委牵头、镇级统筹、村企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
绥德县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精心筛选与村级主导产业契合度高、共建意愿强、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的52户企业与52个村“结对子”,切实让乡村振兴落到实处,榆林市天鹏畜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田飞雁瞄准时机,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创办了榆林市天鹏畜禽有限公司。随着当地养殖业的发展,饲料市场逐步扩大,也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宝贵的机遇。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产品销量逐年上升,企业得到了发展,成为了一家以饲料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为主,兼营鸡蛋、兽药以及成套蛋鸡养殖设备的民营股份制企业。2018年公司联合多家上下游种猪企业、屠宰企业、家庭农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扶贫合作社、育肥猪场组成榆林市天鹏养殖产业化联合体,走上了产业化发展道路。联合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为宗旨,以饲料生产为龙头,商品肉猪养殖为基础,上下游种猪、屠宰企业为纽带的新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联合体在榆林市区域内实现了“种繁养宰销”一体化发展,从农业种植到饲料生产、母猪繁育、商品猪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形成一个全产业链格局。联合体委托养殖模式带动更多农民脱贫致富的同时也使公司饲料产销量有了一个更快的增长,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发展双方共赢。
近年来,在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薛家河镇与德丰种业有限公司的万亩高粱种植、艽园便民服务中心与二十四坬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万亩山地苹果种植、四十里铺镇与天野绿色有限公司的杜仲茶深加工、满堂川镇与绥德汉有限公司的“满堂蜜”加工等项目已全面开工实施,累计投入资金843万元,辐射带动5180农户创业增收。同时,绥德县工商联积极为参与行动的民营企业搭建金融支持平台,与成员单位农发行绥德支行、农业银行绥德支行多次对接交流,为参与行动的民营企业发放各类贷款近四千万元。
示范引领“树旗帜” 抓点带面“推典型”
你能想到吗?在深圳五星级酒店享用的高级牛排,以及在上海各大饭店品尝的牛肉类佳肴,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来自于榆林市绥德县四十里铺镇马兴庄村。这里的牛肉肉质鲜嫩,口感极佳,往往在养殖初期,就被东南部沿海各大城市商家提前预定。
位于四十里铺镇马兴庄村的兴牧源牧业,是该村返乡创业者、致富能手投资成立的一家养殖企业。“我们村流转村民土地90多亩,投资5000万元,用于肉牛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集养殖棚、布展厅、交易中心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理念,实行‘种牛繁育-养殖育肥-屠宰加工-批发流通-零售’运营模式”。该村党支部书记马腾飞说到。
村民马明每天一早就来到牛场,开着叉车运输饲料。工作之余,他开心地讲述着这几年的变化:“自从村上建了这个养牛场,我们全家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和媳妇儿两人都在这里打工,两人每月收入9000元。老父亲去年种的3000多斤玉米也能送到这里回收,收入4500多元,平时养牛场的肥料,本村、邻村的人都能免费拉走使用,节约了肥料钱,还种出了好东西。我家的土地也折合成了股金,入股了养牛场,今后企业赢利了还能分红。”
据了解,兴牧源牧业大力推行“支部+公司+农户”模式,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局,切实解决村里脱贫户缺资金、缺技术的难题,让部分村民告别了曾经靠天吃饭、背井离乡的生活模式。
绥德县切实加强“万企兴万村”行动示范点建设,县上每年研究确定2至3个示范点作为培育重点,不断推广完善示范点的典型经验做法,持续抓好示范点工作。
在推荐实验示范项目方面,绥德县建立村企融合、利益共享产业合作机制,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实验项目体系认定工作,广泛收集全县范围关于行动的示范亮点、典型做法。
扶危济困“送温暖” 齐心协力“抓长效”
每年春节前,绥德县的特困人员和孤儿总能收到一份沉甸甸的爱心大礼包,这是由绥德籍民营企业家延勇出资送给家乡百姓的温暖。
作为一名从绥德走出去的企业家,延勇二十一年来坚持为全县特困人员和孤儿捐赠,还多年资助贫困大学生。投资一亿多元设立了母亲教育基金,资助了绥德县大理河桥、体育场、千狮桥和居民小区道路改造等重要民生项目的建设,为绥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做好消费帮扶,绥德县工商联动员绥德燃气、德丰种业、中角镇商会、新世纪花卉等民营企业和基层商会参加“农民丰收节”,定向采购农特产品。动员绥德汉食品有限公司在枣林坪镇认购价值60万元的红枣,动员在外创业的企业家贺聪明为家乡贺家园则村老年人赠送生活用品,动员企业家马海云为吉镇崖马沟村捐赠化肥,动员企业家马进淇投资32万元为义合镇闫家渠村新建便民服务大厅。“万企兴万村”公益行动在全县形成遍地开花之势。
为了使“万企兴万村”能够长效实施,绥德县工商联通过与组织部门对接协商,将“万企兴万村”行动纳入全县对各镇(中心)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与乡村振兴局对接,力争将“万企兴万村”行动纳入乡村振兴“专项督察”内容,实现与全县巩衔工作同督察。工商联将帮联成效纳入企业评优树模的综合评价范围,并与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探索建立评选表彰行动优秀镇、优秀示范村,努力形成正向激励工作机制。(来源:榆林市工商联)